

大概两个月前,何程有了一个新的身份——江西省万年县护农狩猎队队员。短短两个月,他和队员们已经和野猪有了正面交锋。甚至一位队员为了营救猎犬,还被一头300多斤的公野猪咬伤了。
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林业局副局长张轶向新京报记者透露,为了更好地保护农户的庄稼,万年县正在推进相关农业保险落地,狩猎队配套装备、规范管理文件等也在推进中。
9月13日,江西省万年县金灿灿的稻田。刘存文 摄
被猎狗包围 野猪见人就冲
8月底的一个深夜,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石镇镇附近的一片山域里突然传来了猛烈的犬吠声,这是10分钟前万年县护农狩猎队队员放进山里探路的嗅犬发来的信号。队员们有点兴奋,也有点紧张。
“这次应该是个重量级的野猪!”何程边说边和队友们一起闻声向山林的深处跑去。
“当时真挺危险的。”回忆起两个月前的一幕,何程仍心有余悸。
8月中下旬,狩猎队刚刚成立的时候,队员们接到了一位农户的求助称,自家的庄稼都被山上的野猪糟蹋了,希望队员们尽快帮他抓住野猪。当晚,队员们就出动了,这也是他们有了正式身份之后与野猪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被野猪破坏的农田。受访者供图
夜幕降临,何程和队友们带着精心挑选入队的十几只猎犬上山,其中两只是“嗅犬”,其余的都是“咬犬”。嗅犬负责探路,寻找野猪的踪迹,嗅到危险的气息后,嗅犬就会在原地不停地狂吠呼叫同伴,直至大部队——咬犬的到来。当然,队伍里有当年的老猎手,凭借脚印和经验,也能摸索到野猪的大致位置。
大概过了一个小时,山里突然传来了疯狂的犬吠声。何程和队友知道,目标找到了。
犬吠声越来越大,野猪的声音也逐渐清晰。不知是跑山路的原因,还是紧张,何程说那时候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那是一头体型非常巨大的公野猪,目测得有300多斤。十几只猎犬正朝着野猪狂吠、撕咬,周旋……一头猎犬已经躺在地上,身边布满了血迹。为了安全起见,何程和队友们熟练地躲到就近的大树后面,等待出击时机。
“虽然护犬心切,但凭借着经验,还是得先确定野猪的状态,待到其体力快要耗尽的时候,才是出手的最佳时机。”何程向记者说道。
但终于还是有队员按捺不住了。一位队员从树后出来,向野猪的方向小心地挪去,他想去营救那条猎犬。
“虽然他很小心地向前挪动,但还是被野猪发现了,野猪径直向队友跑了过去。我的队友立即转身,想爬到就近树上避险,但还是晚了一步。他脚上的鞋子被野猪咬了下来,脚掌外侧瞬间冒出了很多血。他疼得直吼。”何程说,但凡和猎犬撕咬的过程中发现人,野猪就会立即将攻击目标转为人类,不死不休。
猎犬是狩猎队员们最好的搭档,每次行动,队员们最不希望看到有猎犬受伤,甚至是死去,但似乎和野猪的正面交锋中,这些都在所难免。
野猪拼命尝试继续攻击已经爬上树的队员,猎犬们则不停围着野猪撕咬。场面僵持了整整近20分钟时间,直至在猎犬们的持续围攻下,野猪一屁股坐在了地上,这是野猪体能耗尽的前兆。
队员们见机将刀套在一根长棍子上,冲出来向着野猪的要害位置捅了过去。很快,野猪便没了气息。受伤的队员也就此逃过一劫。
有了正式身份 却不意味着肆意杀害
何程说,野猪大多数时候是在夜里出没,但偶尔猖狂的时候,白天也会到村里大肆转悠,到农户家里吃掉鸡等家禽。如果人不及时躲避,也将面临被野猪攻击的危险。
对于野猪,农户们多数恨得牙痒痒,但却无力做什么。“野猪很聪明的,但凡有点光和动静,它就会迅速跑开。”何程说。
村民对付野猪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在庄稼地里安置喇叭循环喊话、挂灯笼等,勤快些的农户半夜会专门拿着手电筒到地里寻一圈,吓唬、驱赶野猪。但时间久了,野猪也就不怕了。
“西瓜地、红薯地,野猪一晚上就给吃没了。眼下,正是它们大肆破坏稻田的时候。有的稻田甚至因为野猪的破坏而颗粒无收。”何程说。
被野猪祸害过的农田。受访者供图
在有了正式的狩猎队员身份之后,何程和队友们便时常接到农户们打来电话控诉野猪,但这并不意味着,狩猎队员们可以肆意杀害野生动物。
何程说,虽然狩猎队是依法成立的,但对于每月狩猎数量是有严格的规范要求。
万年县林业局《关于同意万年县护农狩猎队的批复》中也明确提出,“成立万年狩猎队,以护林、护农为主要目的,合理开展野生动物狩猎行动。”该批复,还对狩猎队员的名字进行了逐一明确。
一位外科医生的双重身份
今年37岁的何程真正的职业其实是一名外科医生,当日队友的脚就是何程帮着包扎处理的。
何程说,狩猎队里的队员都是有自己职业的,狩猎只是业余爱好。队员里年龄最长的五六十岁,最小的也不过比何程小几岁而已。听闻可以申请成立狩猎队,几个有共同爱好的人就向有关部门递交了申请。
“爱好吧,小时候就爱玩弹弓。”何程坦言,对于狩猎队员这样一个身份,他自己是这样解读的。
在何程记忆里,小时候周边乡镇的山里就常有野猪等动物出没,但那会还有猎人和狼。“狼是野猪的天敌,现在山里已经很少看到狼了,野猪也就成了霸王。猎人更是不复存在。”何程说,小时候看到有人拿着气枪,他就会忍不住跟着,看猎人怎么狩猎。何程第一次摸气枪也是在那个时候。
后来,国家对猎枪、气枪的管控越来越严,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也越来越规范,猎人这个职业在当地就此消失了。但是,野猪一直都在。
“不是每次都能成功,更多的时候是空手而归。”何程说,从狩猎队成立至今,近两个月的时间,他们只捕获了两头野猪,一头是前面提到的300斤的野猪,另一头是野猪的幼崽。捕捉前者的时候不仅有队员负伤,还因此损失了一条价值一万多元训练有素的猎犬。
虽然捕猎野猪的过程随时有未知的危险,但既满足了爱好,又能帮着乡亲保护农田,何程还是很乐意的。
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林业局副局长张轶告诉新京报记者,针对今年万年县野猪泛滥、破坏庄稼的情况,万年县成立了护农狩猎队,也就是何程所在的狩猎队。目前,用于自我保护及捕猎的枪支等正在向当地公安部门申请。“届时,对于枪支的管制会非常严格。”张轶称,配套的狩猎规范文件等也在积极落地。此外,为了更好地保护农户的庄稼,万年县在原有农业政策险的基础上,正在推进相关野生动物肇事责任险落地。
新京报记者 曹晶瑞
编辑 唐峥 校对 李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