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中国出资15亿元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专家这样解读
新京报 记者 张璐 编辑 冯雅君
2021-10-12 21:18
中国宣布发起成立的基金是多边基金,这些基金将主要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交流,以及会议的召开、知识的传播。

新京报快讯(记者 张璐)国家主席习近平12日下午以视频方式出席在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提出中国将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中方呼吁并欢迎各方为基金出资。专家认为,此举体现大国担当,这些基金主要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交流,以及会议的召开、知识的传播。

成立基金体现大国责任担当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海生称,中国宣布发起成立的基金是多边基金,后续希望国际社会也能为基金出资。这些基金主要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交流,以及会议的召开、知识的传播。“我认为意义重大,充分体现出中国的大国情怀和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担当,将对全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主任高吉喜称,后2020年生物多样性框架的实施,在明确了路径之后,必要的经费支持非常重要。

在气候变化谈判中,一直倡导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共同”是指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有区别”是指不同国家由于发展阶段不同、发达程度不同,应承担的责任不同。生物多样性保护同气候变化一样,也应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发达国家应该在技术和资金上给予发展中国家更多支持、承担更多责任。

这次我国率先提出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并出资15亿元,充分体现了我国的大国担当,体现了我国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领导性作用。但需强调的是,这个基金不可能只指望中国,世界上其他国家都应承担相应责任,只有筹集到足够的资金,才能使生物多样性目标有足够的经费支持,才能保障各项行动的落实。

向世界发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强音

在谈及学习习主席讲话精神体会时,高吉喜称,习主席的讲话向全世界发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强音。“讲话的要义可概括为四句话:一是精辟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分享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做法和经验;三是指出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向和路径;四是向全世界宣布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举措。”

他说,十八大以来,中国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保护工作,开展了较为全面的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近几十年来,中国开展了大量的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工作,对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全面体检;中国制定了可操作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修复所需开展的活动和行动计划。“我国还有针对性地开展生物多样性就地与迁地保护,建立了占国土面积18%的自然保护地,划定了不低于国土面积25%的生态保护红线。”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冯雅君 校对 付春愔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璐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聚焦 | 生物多样性到底是啥?一起关注这场大会

相关推荐
北京海淀建设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北京
颠覆性技术创新,从雄安这里突破!
新京号
海南省营销协会入选中国手工艺大师等级团体标准发起单位与参编单位
企业资讯
407万人才汇聚,全球科创版图的“苏州坐标”正在崛起
新京号
407万人才汇聚,全球科创版图的“苏州坐标”正在崛起
时事
“老虎钳精神”与红色智造:老板电器46年中的双螺旋基因
企业资讯
“背刺”今麦郎、遭遇停产维权,宗馥莉时代的娃哈哈再生动荡
消费
衡阳高新区助力“独角兽”丰e足食 构建无人零售全链条
企业资讯
陈忠平:用“社会网络”重绘海外华人的历史图谱
文化
笔与墨:收藏中国及其映照中的另一个美国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