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段奕宏:接演三营营长谈子为前,我胆怯了丨《长津湖》七连兄弟情
新京报 记者 周慧晓婉 编辑 吴冬妮
2021-09-30 09:50
当这个角色摆在段奕宏面前时,他是犹豫的,生怕自己刻画出来的人物不够真实,让观众对那个年代、那场伟大战役产生误读、误解。这份责任,他觉得太重了,几乎是自己不愿意去承受的。

段奕宏犹记得,在电影《长津湖》拍摄期间,有两天他的妆都化好了,但迟迟没有开拍,好奇的他想去片场看看发生什么事了。到了现场,眼前的一幕让他大为震撼,六百多个群演扮演的志愿军战士正从山坡上冲下来,“太震撼了,真的太震撼了。当时的枪炮、烟火之逼真,那一个个生命,雄赳赳气昂昂地冲下山来,奔赴战场,我相信这就是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那个画面我现在想起来都受不了,让人热泪盈眶。”事实上,他印象中这样的画面还有很多。


《长津湖》中描写的抗美援朝就是一场并肩作战的“钢铁战斗”,邂逅了谈子为这个角色,段奕宏说既然答应了,就一定要倾尽所能去达到影片最高质量的要求,只有达到了,自己的表演才能匹配这么一部战争巨制:“我必须做出能匹配的事,刻画出最匹配志愿军的精神,达到一种真实,尽量去想、去做,也就没有杂念了。” 


段奕宏  饰演谈子为,三营营长,(原七连)编号160。勇猛果敢,信仰坚定,“不怕死”“打不死”的英雄。


和志愿军比,演员的表演没有可比性


“我呀,每次开始塑造新的人物时,都恨自己平时积累、了解的各方面知识储备实在有限,这是说心里话,在创作没有彻底完成的时候,我都不敢轻言自己准备得有谱了,尤其是关于抗美援朝这段历史,这种精神。我甚至觉得,就没有准备够了的时候。”


片中,段奕宏饰演三营营长谈子为,但当这个角色摆在他面前时,他是犹豫的,生怕自己刻画出来的人物不够真实,让观众对那个年代、那场伟大战役产生误读、误解。这份责任,他觉得太重了,几乎是自己不愿意去承受的,“再说,也承受不起”,“越认为要谨慎,惧怕感就越强,所以迟迟在犹豫。”


电影《长津湖》片场,导演林超贤与段奕宏探讨表演。


他坦承自己胆怯了,相较于真正的志愿军战士,他的表演可以说是没有可比性的。但反过来想,当年的志愿军战士们就带着保家卫国的信念赶赴战场,容不得有一丝顾虑,“我们也需要努力去刻画这些伟大的角色,所以我决定出演谈子为。”既然答应了,就必须要做好,容不得有一点儿闪失。“我在进组前看了陈凯歌导演那组拍的一些片段,他对人物的把握和情绪拿捏要求非常高,到了徐克导演和林超贤导演的剧组,我也感受到他们对真实的追求极高,这种要求对我来说是一种动力,会驱使我加倍投入沉浸在我的角色中。”


取消通告,用一天时间探讨谈子为


片中的三营营长谈子为,在别人眼里是个打不死的英雄,段奕宏始终认为在战场上没有英雄,也没有神话,有的只是肉体凡胎下,为信念而战的军魂。“在人物塑造上很感谢黄建新导演和徐克导演,因为谈子为是个指挥官,他的思想高度、维度和普通战士是不同的,为什么他能成为打不死的英雄?如何在有限的人物篇幅下进行精准拿捏和表现,需要导演的判断力和演员的创造力。”在他的第一场重头戏开拍前,主创们取消了原本的通告,用一天时间对谈子为这个角色进行深入探讨,“导演们非常尊重演员的想法,他们给予了很多时间来探讨角色的层次,让演员对角色的塑造更加有信心。”


片中,段奕宏饰演的三营营长谈子为是战士们心中打不死的英雄。


谈子为的神勇,体现在他在战场上的镇定与英勇,他作战经验丰富、指挥镇定,还和战友用火箭筒击伤了一架敌机,段奕宏说,在拍这场戏时特怕观众觉得这个画面太夸张,“谈子为是巴祖卡火箭筒的专家,但观众并不太熟悉这段前史。作为演员,火箭筒是硬指标,但我也怕表达夸张,所以需要去进行一种平衡。我希望能把他从‘神’拉回成一个‘普通的人’,他有家庭,也会惦念亲人,惦念母亲,这样就会提升真实感,也会增加与观众的共鸣。”


时隔12年,与吴京再合作更默契


《长津湖》是段奕宏与吴京时隔12年后的再一次合作。12年前,他们因电影《西风烈》相识,再合作默契不减,“我们都有成长,在这个过程中也一直在关注对方的作品,他做了导演,我做着演员,沟通起来那种审美很接近,也容易理解对方。”而他和易烊千玺则是第一次合作,他说这位年轻的中戏学弟未来大有可期,“因为是战争大片,严寒都可以克服,但会经常受伤,这些都是正常的,有一次千玺的腿受了伤,好在剧组有专业的导演、武术指导,他们都倍加爱护演员,也大大减少了受伤的情况。”


被问到如何理解七连的“钢”,段奕宏说:“无论是抗美援朝,还是解放战争、抗日战争,胜利一定是在钢铁的意志下获得的,信念一直支撑着我们来到和平年代,钢是一种信仰,祖国伟大、人民安康靠的是钢铁的意志。作为演员,经历过这种战争题材的创作,能加深对历史的积累和认识,才有可能触摸到信仰的力量、钢铁连的伟大,感受到一部作品的文化责任和传达出的强大精神力量。”


新京报资深记者 周慧晓婉

首席编辑 吴冬妮  校对 赵琳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周慧晓婉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专题

解码《长津湖》:硝烟已散,铭记碧血

万里赴戎机,血战《长津湖》

新京报新闻报料电话:010-67106710 (24小时)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