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如何让“拉闸限电”不再重演? | 新京报专栏
新京报 编辑 徐秋颖
2021-09-27 20:19
未来能源系统需要保障安全稳定和充足供应,系统成本将大幅度提升,仅靠电力系统内部难以化解转型成本。

▲9月23日,沈阳限电致部分街道红绿灯停电引发拥堵。视频/新京报我们视频

 

今年9月以来,全国南北多地“拉闸限电”。此前,广东等多省份也有开展限电控能耗举措。
 
针对当前供电形势,国家电网公司表示,要综合施策、多措并举,全力以赴打好电力保供攻坚战,保障基本民生用电需求,最大可能避免出现拉闸限电情况,坚决守住民生、发展和安全底线。
 
其实,“拉闸限电”的出现是周期性的,往往是由于用电量激增且供给不足所导致。今年夏季以来,持续高温天气叠加经济复苏,用电需求不断攀升,已有部分地区出现这一情况。


工业用电需求激增而供给不足
 
事实上,限电原因很多,主要还是需求和供给的问题。目前限电限产背后的主要原因是电力需求增长太快,电力系统反应不过来。就全国而言,煤电的利用小时数去年是4000多,今年预计也到不了5000,而今年煤电在电力消费中占比超70%,所以整个电力系统还有空间。
 
局部缺电跟电网有关,也跟局部性需求短时间内上涨太快有关系。当然,电力紧张和煤价太高、煤电企业发电意愿和财力不足也有关系。
 
一方面,由于中国能源结构中煤电占比高,所以煤一出问题、电就容易出问题;另一方面,产业结构中工业用电占比约70%,尤其是高耗电(铜铁铝等)产业占比非常高,今年大宗商品价格又高,这些产业稍微加一点力,对于整体用电来说就会增加很多。
 
今年前8个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3.8%,可以说是近年来最快的增长速度。按低碳清洁转型的基本方向和目前中国的电力结构,每年5%左右增长就应该属于较高水平了。
 
至于限制居民用电,实属万不得已的举措。因为居民用电的量很小,目前居民用电量只占全社会用电量15%左右,而且牵扯民生影响太大,所以限电限到居民,就不是“双控”限电可以解释的了。限居民用电,是短时间措手不及的结果,应该只是暂时的,预计很快就会过去。
 
电价应按市场供应成本逐步改革
 
中国清洁低碳能源转型,面临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两大难题。目前,清洁能源占比小,风电、光伏的发电量贡献只有9%,无法满足比较高的电力消费增长。电力需求高时还得靠煤炭。
 
加之,工业占比较大,其活跃度增加势必加大电力需求。目前电力供应结构中火电占70%,电力消费结构工业占70% ,两个70%叠加到一起,其影响可想而知。所以,限电今年不是第一次,肯定也不会是最后一次,这是电力供应结构和电力消费结构所决定的。
 
发电成本、电力系统的效率、中国的资源禀赋共同决定了中国的电价。由于对生产和生活都有影响,中国电价改革相对缓慢。但是,在碳中和背景下,未来电价应该会按市场供应成本而逐步改革。
 
而针对煤炭价格上涨,煤价倒挂这一问题,需要健全市场化交易机制,考虑成本传导关系,根据上游燃料市场价格波动进一步调整燃煤上网基准价,这是电力市场和电价改革应当关注的难点和重点问题。
 


▲2021年前8个月发电结构,其中火电占比71.9%,清洁能源占比只有9%。制图/新京报


仅靠电力系统内部难以化解转型成本
 
中国高质量经济增长要求尽可能“双脱钩”:GDP尽可能与化石能源脱钩、与能源电力需求增长脱钩。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平均GDP增长与电力消费增长相关系数为0.9,平均GDP增长与一次能源消费增长相关系数为0.6。如果不能控制电力需求增长,则需要加快清洁能源发展速度。
 
碳中和目标需要的不仅是能源结构调整,也会引起社会经济各方面的调整和变革。因此,战略和政策需要强调整体系统成本和整体解决方案。
 
放眼未来,由于越来越不稳定的气候和越来越不稳定的能源电力系统,未来能源系统需要保障安全稳定和充足供应,系统成本将大幅度提升,仅靠电力系统内部将难以化解转型成本。
 
况且,政府补贴随着规模扩大不可持续,更需要通过市场来提高清洁能源的竞争力、提高价格(成本)抑制消费和引导产业结构调整。
 
此外,通过活跃碳交易市场,碳成本会推动高耗能产业节能减排和转型转移;通过电力市场改革,让电价反映市场供需和低碳清洁转型成本。
  
特约撰稿人丨林伯强(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
编辑丨徐秋颖
校对丨李立军


相关专题

关注│全国拉闸限电现象频发 多地表态:全力保障民生用电

相关推荐
北京图书市集妇女节限量福袋发售中
文化
新闻8点见丨中央一号文件最新问答来了;俄乌冲突三周年,和平还有多远
时事
直播预告 | 不是翻案:曹操是怎样成为奸雄的?
文化
专访彼得·辛格:共情并不是人类理解他者的唯一基础
文化
当人类不再互相需要,当人对人是鹅卵石|熊培云新书《人的消逝》
文化
2024,一个书评媒体的回答
文化
我见青山,青山亦见我 | 2024新京报年度阅读盛典回顾
文化
120+摊主集合完毕!2025北京图书市集春季场图书摊主介绍
文化
120+摊主集合完毕!2025北京图书市集春季场图书摊主介绍
文化
谷川俊太郎:面对死亡的致辞,早已想好了吧
文化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