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科技创新助力“双碳”,刘中民:能源革命离不开人工智能
新京报 记者 宋美璐 编辑 陈莉
2021-09-26 15:36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 宋美璐)9月26日上午,在2021中关村论坛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论坛平行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中民围绕双碳与科技创新,从减排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各地限电体现了我们对整个系统驾驭能力的不足,“人工智能不在乎能源革不革命,但能源革命离不开人工智能。”


他表示,二氧化碳的来源,能源和能源相关的工业占据了80%,因此把发电和能源相关的工业这些问题解决了,大部分问题也就应该解决了。


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改变以往割裂的能源关系,各个能源系统、分系统之间发生联系,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核能协调发展。在这种条件下,把原来用化石能源产生的电,包括它的热量,包括它原来用碳的地方,尽量的用可再生能源的氢和储能的方式,可再生电,去给它配套供应起来,去流程再造,从而达到减排效果。


在交通方面,不管用电还是用氢,总体上要代替燃油车。生活用能方面,不但提供生活方式的节能、绿色,也要做一些现代化改造。“特别是农村,农村的能源供应如果不实现现代化,整个中国谈不上现代化。”刘中民说。


刘中民强调,低碳化的智能融合不仅需要技术,同时需要如何和智能化的融合,所以需要战略研究,这个战略研究还不仅仅是站到局部,要站到总体。“一定顶层化的系统设计,局部设计没有用,局部创新有用,但是不具备总体作用。人工智能一定要关注,没有人工智能的介入,我们没有这样的能力驾驭这样系统化的大型的体系。”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宋美璐 编辑 陈莉 校对 李世辉

相关推荐
优秀!门头沟两项目,榜上有名!
新京号
人工智能如何赋能化工行业发展?专家这样说
时事
一周碳要闻:AI的竞争,从算力到电力(碳报第143期)
财经
发挥比较优势,开发绿色能源 山西构建“京津冀晋”智能产业带
财经
北大成立新学院
新京号
京港两地携手,支持鼓励两地科创成果“引进来”“走出去”
北京
一周碳要闻:“三桶油”ESG报告有哪些信号(碳报第144期)
财经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将举办约60场平行论坛,有五大特点
北京
两会院士说|金之钧:统筹好保供与转型,避免“运动式”减碳
时事
北大同学写了个代码!用你的生日查天气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