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社区工作者谈“接诉即办”:12345让有需要的居民找到社区
新京报 记者 吴为 编辑 白爽
2021-09-24 20:06
“12345是一根线,让有需要的居民找到社区,也让社区找到自己的服务对象。”

新京报快讯(记者 吴为)社区工作者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一员,在接诉即办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通过后,朝阳区社工师、高碑店原甘露园南里二社区书记、三间房地区市民诉求中心专职指导员李秀芬向新京报记者表示,12345是一根线,让有需要的居民找到社区,也让社区找到自己的服务对象。


李秀芬说,要抓住这次《条例》出台的机遇,在基层治理中创造更多好经验好做法,在接诉即办中做好为民服务的工作,让居民有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

 

借力接诉即办,转变思维做专业社工

 

新京报:你参加了《条例》草案的研讨会,《条例》出台,你有什么感受?

 

李秀芬:我两次受邀参与了《条例》草案的研讨会,在这个过程中,我强烈感受到市委市政府推进接诉即办改革工作的力度和速度。对于正式出台的《条例》,我认为可以这样概括——定位清晰、职责明确、保障有力、坚定信心。

 

新京报:你认为在社区工作方面,《条例》通过将带来怎样的契机?

 

李秀芬:我认为,可以借力接诉即办,转变思维做专业社工。

 

每次接到12345热线受理的难题时,工作人员难免有畏难情绪和抱怨情绪。这时就要转变一个思路:问题来了是好事。之前我们想入户、跟居民联系,人家未必有时间,可问题来了,就给了社区一个机会。跟居民打交道,只有真诚交流,才能和居民交朋友,倾听居民的心声。可以说,12345让社区工作者和居民实现零距离接触。

 

同时,可以借助12345热线发现资源。在处理居民诉求的过程中,通过倾听、沟通、赋能,把诉求者变成志愿者的案例有很多。

 

此外,还要动员居民,为群众赋能。通过社区内的社会动员,发动居民力量,解决居民问题,最终达到提升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能力和社区自治水平的目标。我们发动社区内的老干部、老党员、热心志愿者成立了“金钥匙”社区智囊团,对于难处理的问题,集中居民的智慧,发动集体力量,问题往往迎刃而解。

 

从接诉即办到未诉先办,“互联网+”助力社区治理

 

新京报:《条例》对“主动治理”作出规定,在社区,你们在“未诉先办”方面有什么经验?

 

李秀芬:我们利用现在最常用的沟通工具——微信,搭建起社区内部的沟通机制。我们打造了社区内的“接线员”——虚拟社工“园园”,为它配专用手机,用微信接听居民反映的各种问题。

 

由“园园”带头建立分类别的微信群,把不同类别的居民按照年龄、爱好、特长、工作重点等划分到不同的群里,在分群的过程中,就把服务对象划分了类别,有利于为居民提供精细化的服务,同时开展线上民主议事。

 

新京报:你们通过微信能够了解居民的诉求吗?

 

李秀芬:我们不仅建立分类别的微信群,还打造了多功能的社区微信公众号。发布社区新闻、服务信息的同时,建设邻居圈、服务圈、议事圈,为居民志愿服务、商家品牌服务推广、居民民主议事搭建线上平台。通过“三微一体化”建设,缩短了反映和解决问题的路径,推动“主动治理、未诉先办”。

 

12345是居民民主议事的“选题库”

 

新京报:接诉即办给社区团队、社区工作带来了哪些变化?你如何看待诉求办理?

 

李秀芬:诉求办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作体系,包括心态转变、技能提升、居民动员、民主议事、互联网手段应用,总的思想是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和方法为各方面力量赋能,这样就能取得显著效果。

 

依托接诉即办机制推进解决一些顽固问题,群众满意度得到提升。同时,接诉即办锻炼了社工团队工作能力,大家在压力中学习动力更强了、学习氛围更浓了,加速成长为专业团队。

 

此外,社区治理模式不断优化。在接诉即办的机制下,社区逐渐形成以群众关心的问题为引领,以专业社会工作理念为指导,以社工的专业性成长为依托,以各职能部门和社会力量为后盾,以社区群众智囊团为利剑的多元多方共治的社区治理新局面。

 

新京报:12345作为接诉即办的主渠道,未来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社区工作者如何看待这条“市民热线”?

 

李秀芬:12345是一根线,让有需要的居民找到社区,也让社区找到自己的服务对象。它更是居民民主议事的“选题库”,为社区发动居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推动居民自治提供了契机。

 

作为社区工作者,我们要抓住这次《条例》出台的机遇,在基层治理中创造更多好经验好做法,在接诉即办中做好为民服务的工作,让居民有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


新京报记者 吴为

编辑 白爽 校对 卢茜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吴为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北京“接诉即办”有法可依,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相关推荐
顺义区接诉即办的“为民密码”
新京号
太阳宫地区探索党建引领网格赋能新路径 推动基层治理细“治”入“微”
新京号
“接诉即办”如何升级城市治理?武汉样本来了
新京号
丰台区发布街镇向群众报告工作机制 将实现26个街镇全覆盖
北京
柔性沟通破心结 精准服务解民忧——八宝山街道交出接诉即办民生答卷
新京号
北京晒“十四五”成绩单,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跨越5万亿台阶
北京
区委副书记张利军为全区社区党组织书记讲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党课
新京号
北京进入秋季花粉致敏高发期,发现蒿草可以拔吗?
北京
区领导开展“七一”走访慰问活动
新京号
破解“大城市病”,北京做对了什么?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