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2021中关村论坛明日开幕,智能服务助力 “科技办会”
新京报 记者 胡闲鹤 张建林 编辑 刘茜贤
2021-09-23 19:20
参会者只需要刷一次身份证,就可以在一秒内完成身份识别、智能测温、健康码、核酸检测、疫苗接种、公安联网、电子登记七个环节的查验。

新京报讯(记者 胡闲鹤 张建林)2021年中关村论坛将于9月24日开幕,本届论坛更加突出科技场景,将全程运用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

 

论坛筹备期间,大会主办方面向全球征集适用于论坛服务及场景应用的新技术、新产品,运用科技手段把“云上中关村论坛”升级为混合现实技术(MR)云上全景会场,并且在线上模拟全流程实景,打造虚拟与现实交互并存的场景。

 

论坛主办方表示,本届论坛之所以在筹备过程中调用高新技术、提供科技服务,将科技体现在会议的各个角落以及全流程,目的是为了突出论坛主题中的“智慧”概念。

 

智能服务,近30项黑科技助力论坛

 

本届中关村论坛在智能服务、科技防疫、现场效果、云上论坛、互动体验五个方面应用了近30项科技产品。

 

数字胸牌成为此次中关村论坛的一大黑科技亮点。本届论坛期间,现场的主要工作人员将不再佩戴传统的纸质胸牌,取而代之的是一块内置数字芯片、能及时变更信息的智能胸牌。


本次中关村论坛用上的“数字胸牌”。新京报记者 胡闲鹤 摄


“传统胸牌上的身份信息、有效期限等,一旦印制便无法修改。此次论坛首次采用了数字胸牌,能将论坛信息通过数字胸牌实时发送给大家。“中关村论坛运营机构、北京中关村国际会展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裘里晶说,后台向数字胸牌推送通知后,便可以及时更新日程安排等重要信息。

 

此外,媒体记者和志愿者还可利用提供的数字胸牌,在会议厅门口或指定地点通过近场通信技术(NFC)的触碰方式主动获取最新议程内容。

 

在论坛会场外,有一块巨大的气象预报信息电子屏。电子屏上的一处位置图标显示:海淀区新建宫门路,未来两小时不会降雨,您可以放心出门。


局部气象分析系统的可视化展示。新京报记者 胡闲鹤 摄


裘里晶告诉记者,此次论坛将上线局部气象分析系统,在会议前及会议期间,对会场周边天气进行预报分析。该系统将在会场进行可视化展示,并提供气象温度、体感温度、气压、相对湿度、空气质量的常见参数,还能提供定位位置5/10/15公里范围内,2至48小时的气象预报。

 

冬奥手语播报数字人也将首次亮相此次中关村论坛。在应用场景方面,主办方介绍,此次论坛将在主持人介绍嘉宾环节、嘉宾致辞或论坛介绍等内容相对固定的环节,在现场和线上辅以手语数字人播报。同时也将在户外展示互动区进行手语数字人技术展示。

 

科技防疫,一秒查验七个环节

 

在全球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防疫”也是2021年中关村论坛工作的重中之重。

 

裘里晶介绍,本届论坛采用智能安检测温、大数据监测等科技手段,对参展参会人员疫苗接种、核酸检测、健康宝和体温等情况进行即时查验,并且加强展会现场巡查,确保各项防疫规定落到实处。

 

在中关村论坛会场各大入口的安检区,论坛主办方均设置了智能安检测温系统及智能体温筛查比对系统,前者用于在安检处快速核验个人健康防疫信息,后者用于在人员密集处快速筛查体温。


大会入场处的智能安检测温系统。新京报记者 胡闲鹤 摄


大会智能安检测温系统提供商、北京睿家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陈昕烨向记者介绍,“参会者只需要刷一次身份证,就可以在一秒内完成身份识别、智能测温、健康码、核酸检测、疫苗接种、公安联网、电子登记七个环节的查验。”

 

本届论坛还设置了会场人员热力图,用来实时判断会场内的人员密集度和聚集情况,给防疫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此次论坛采用的会场人员热力图。新京报记者 胡闲鹤 摄


据介绍,会场人员热力图对中关村展示中心的两栋建筑进行建模,实时显示人员在建筑物内的聚集情况。“它犹如‘千里眼’实时判断会场内的人员密集度和聚集情况,给防疫工作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出现突发事件时,它能将人员的移动轨迹及密接情况看得清清楚楚。”裘里晶表示。

 

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昌平国家实验室联合研发的气溶胶新冠病毒监测机器人,在中关村论坛上首次上岗。

 

论坛主办方介绍,会场布置的气溶胶新冠病毒监测系统,利用生物气溶胶采样器直接将空气中新冠病毒颗粒采集至检测芯片裂解液腔室,芯片放入病原体核酸分析仪后,可全自动完成核酸提取与扩增检测,实现“样品入-结果出”式的高灵敏检测。

 

科技办会,本届论坛突出“智慧”概念

 

2021年中关村论坛以“智慧·健康·碳中和”为主题。

 

论坛主办方表示,本届论坛之所以在筹备过程中调用高新技术、提供科技服务,目的是为了突出论坛主题中的“智慧”概念,探寻数字经济发展路径,“将‘智慧’体现在会议的各个角落以及全流程。”

 

据介绍,在论坛筹备期,论坛主办方就面向全球征集适用于论坛服务及场景应用的新技术、新产品,使论坛更加科技化;运用更先进的科技手段,把“云上中关村论坛”升级为混合现实(MR)云上全景会场;在线上模拟全流程实景,打造虚拟与现实交互并存的精彩场景,让观众身临其境地参与盛会。

 

近年来,中国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技术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论坛主办方介绍,当前,以智慧为重要特征的数字经济作为推动经济复苏的新动能和新引擎,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最显著的新经济增长极。“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速发展,智慧化转型正在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发生深刻变革,人类社会正在迈入智慧化发展新时代,既给我们带来了广阔发展前景,也伴随了一系列挑战,急需全球范围内的深度交流与广泛合作。”

 

“这也是本届论坛将‘智慧’列为主题词之一的深度含义。”论坛主办方表示,自2007年起,中关村论坛以“创新与发展”为永久主题,努力打造成为集科技交流和创新成果展示、发布、交易于一体的国际化科技创新交流合作平台。

 

新京报记者 胡闲鹤 张建林

见习编辑 刘茜贤 校对 吴兴发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建林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从实验室到中关村论坛,揭秘机器人钢铁关节打太极的科技“密码”
科技
中关村论坛年会“科技办会”:在机械星辰里寻找未来坐标
科技
9个机器人、2只机器狗登台,接受表彰
北京
2025中德(欧)隐形冠军论坛将于5月25日开幕
北京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明天开幕,主会场上演“机器人总动员”
北京
“咖啡机器人”亮相中关村论坛的幕后:现制饮品的深度智能化
消费
海淀发布“创新合伙·民营企业陪伴成长计划”
北京
中关村论坛常设展上,顺义超有料——
新京号
为了机器人表演舞蹈,团队准备了三周!中关村论坛年会现场,它们“卷”起来了…
北京
乐聚北上谋局 “大脑” 合作,解码机器人太极秀背后的智能密码
科技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