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秋季赏花来这里,北京300多个新优植物品种集中亮相
新京报 记者 张璐 陶冉 编辑 白爽
2021-09-15 17:23
花木小菊、北京红月季等新品种已推向市场,市民可以买回家种植。

新京报快讯(记者 张璐)9月15日,“2021年北京秋季新优花卉品种展示推介会”在世界花卉大观园开幕,300余个新优植物品种集中亮相,此次展览将持续至“十一”黄金周。记者获悉,花木小菊、北京红月季等新品种已推向市场,市民可以买回家种植。


9月15日,世界花卉大观园,市民在室内展区观赏花卉。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本次推介会室外展区位于世界花卉大观园精品花卉厅外,宛如庭院花园的展区香气袭人,各色花卉新品种争奇斗艳。市民不仅能欣赏到月季、菊花等170多种北京自育花卉,还能看到紫菀类、甘野菊、冬凌草等北京特色乡土植物。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花期调控技术,在初春开放的榆叶梅、迎春、西府海棠、丁香等亮相秋季花展。


9月15日,世界花卉大观园,室内展示的新品种花卉。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在此次展出的300余个新优植物品种中,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达到180余个,“这些新品种平日都在各个科研院所,公众很难见到,此次可以一饱眼福。”世界花卉大观园园长石文芳介绍,其中一些品种已经推向市场,市民可以扫描植物下方二维码,了解采购信息。她举例说,此次展出的自育小菊、月季等都可用于家庭园艺。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产业发展处高级工程师李美霞说,目前,市场上90%的花卉都是来自国外的育种公司。从2006年开始,北京市发挥科技优势,依托在京科研院校的专家队伍,研发自育花卉新品种。2010年4月,又专门成立北京花卉育种研发团队。15年来,北京共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证书)花卉新品种200余个。北京自育品种可以适应北京气候和生境,未来,更多的北京自育花卉将用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并走入市民生活。


9月15日,世界花卉大观园,室内展示的花卉。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市民在赏花的同时,还可以参观同样位于世界花卉大观园的北京花果蜜文化遗产类资源专题展。这是北京市首次尝试将“北京花果蜜”资源的“文化遗产”属性进行梳理并集中展示。

 

新京报记者 张璐 摄影记者 陶冉

编辑 白爽 校对 李立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璐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陶冉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北京牡丹文化节设17个特色展区,展示超800个牡丹品种
北京
流苏、鹅掌楸、猬实,国家植物园暮春花卉正值花期
北京
首次落地中国 国际月季大会5月10日于北京门头沟开幕
北京
早安北京0321:最高气温27℃;北京发布春日十大赏花胜景地
北京
景山公园牡丹进入盛花期,两万余株牡丹将陆续绽放
北京
中山公园举办兰花展示推介会,江南特有品种亮相
北京
赏花玩雪,北京市属公园开启蛇年新春游园活动
北京
明日京城闹元宵,这些活动别错过
北京
北京菊花文化节开幕,九大展区展出菊花千余品种
北京
深度解读,宜居芜湖!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