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曹远征:中国劳动人口仍在下降 未来居民工资水平会持续提高
新京报 记者 侯润芳 编辑 赵方园
2021-09-14 21:02

新京报讯(记者 侯润芳)近日,在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主办的博智宏观论坛月度研判会上,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曹远征表示,从过去十年总和生育率的变化看,中国劳动人口仍在下降之中,未来工资水平还会持续提高,初次分配改善将更加明显,从而为共同富裕开辟了更大的空间。

 

曹远征指出,自2012年开始,中国的劳动人口就开始大幅下降,新进入市场的劳动力,每年下降200万-300万,加上退出市场的劳动力,中国劳动人口在10年间累计下降近4000万。与此同时,同期中国的基尼系数也开始下降,由2008年的0.491的历史高点下降到2019年的0.465,在十年间下降近0.03个百分点。可以看出,中国劳动人口的下降与基尼系数的下降,这两者之间是有紧密联系的。

 

曹远征进一步表示,新进入市场劳动力的下降首先表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充沛程度的减弱。目前,15-45岁的农村青壮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致使城市化率已呈现出放缓的态势,由过去1.5%下降到目前1%以下,意味着农村劳动力转移从过去的存量增量共同转移,变成了纯增量转移。在用工需求稳定增长的情况下,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的减少,使最低工资水平持续提高。而最低工资水平的持续提高使低收入的农民家庭成为过去十年中收入改善最快的群体。由此,农民年均收入增速高于GDP的年增速,不仅构成了中国告别绝对贫困的重要基础,而且成为改善了基尼系数的主要途径。

 

此外,新进入市场劳动力的下降还表现为城市就业压力的缓解。过去十年调查失业率始终未超过5%,同时,市场求人倍数始终大于1,这都表明就业岗位供略大于需,进而促使平均工资水平持续上升。由此,可以看到的一组经济现象是,在过去十年出现的 “两个提高,两个同步”——即在初次分配中,工资所占比重的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相同步;在国民收入中,居民收入所占比重的提高,与GDP增长相同步。与此前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低于GDP 增长速度的情况相比,“两个提高、两个同步”的态势明显改善了初次分配中资本和劳动的比例关系。

 

“在过去的十年,GDP和居民收入同步增长,不仅使得居民收入实现了倍增,而且预示了中国经济很可能已经到了库兹涅茨倒U形曲线的顶点,开始过拐点,进入后半段。”曹远征说,从过去十年总和生育率的变化看,中国劳动人口仍在下降之中,未来工资水平还会持续提高,初次分配改善将更加明显,从而为共同富裕开辟了更大的空间。这也意味着只要经济持续增长,就业持续扩大,在更多的低收入阶层获得更好收入增长机会的同时,初次分配中资本和劳动的剪刀差也会改善。从而可以有效地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而不必过度依赖通过二次分配、三次分配。

 

曹远征进一步解释,居民收入差距的改善,既因为劳动人口下降使得就业压力不大,同时也因为中国城市化还有很大潜力。“从全球情况看,当人均GDP达到一万美元时,城市化率约为65%,而目前中国的城市化率只有60%出头,距发达国家城市化率平均75%-80%的水平相差较大。”曹远征表示,如果持续深化改革,加速城市化的进程,使更多人受惠于城市化,就能缩小收入差距,特别是在少子化促使库兹涅茨倒U形曲线后半段变得更加陡峭的情况下,做大蛋糕更成为走向共同富裕的基本路径。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侯润芳  编辑 赵方园  校对 李铭


相关推荐
未来十年,我国粮食平均单产预计达到421公斤
时事
北京的美丽乡村是什么样的?听听政协委员的想法
北京
聚力突破科学城统领融合发展 奋发有为推动怀柔展翅腾飞——《区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新京号
9月金融总量“成绩单” 出炉 总体平稳支持实体经济有力有效
财经
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向上突围,让中国式现代化在河北展现勃勃生机
新京号
全球资产配置新视野 2024中国财富管理服务报告
财经
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全文实录
新京号
到2035年,中国人均谷物原粮食用消费量将降到152公斤
时事
国家发改委:下一步要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第一看点
新闻8点见丨“80后”乘组出征,神十八瞄准明日20时59分发射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