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元抽一次付款变千元,盲盒不能“盲卖” | 新京报快评
新京报 编辑 李潇潇
2021-09-13 18:38
以“误触”拒绝退款等方式简单粗暴地“氪”金,不是大企业负责任的态度。

据媒体报道,日前,市民谷先生参与“泡泡玛特抽盒机”微信小程序上的“神秘商店”活动,点了“99元抽一次”,付款时却直接跳转到“全包”,一次性支付了2178元。谷先生随即与泡泡玛特人工客服取得联系,对方回复,不是质量问题不予退款。“全包”指一次性扫货各档剩余的全部奖品。每次奖品剩余数量不同,娃娃数量30到100多个不等。对应“全包”价格也不同,从2700到9700多元不等。某社交平台上,类似遭遇的消费者自发组成30多人的维权群,各自晒出泡泡玛特微信小程序付款截图,均为“全包”,付款额度数千元不等。设置“刷脸”等快捷支付的消费者,没等反应过来,就已显示支付成功。

▲泡泡玛特微信小程序上的“99元抽一次”活动界面。图/看看新闻视频报道截图
同为赌博性质的玩物抽选,与传统彩票抽奖不同在于,盲盒玩法五花八门,限时、品类分档组合,令人眼花缭乱。此次限时活动“神秘商店”,据称有以往有钱也难买到的隐藏款、限定款等均会上架,颇受消费者追捧。抽盒时间仅3分钟,盲盒分A-G七档,外加last档。屏幕下方显示倒计时,有“买一个、买三个、买五个”等提示,点“一”的时候,多次才能触发响应。而在下方的右侧,有一个较大的“剩余全包”按钮,手指边缘轻碰就会进入,极易误操作。不管是卖家有心或无意,这种繁杂的界面设计,限时刺激下手忙脚乱“暧昧”点击,极易造成“指鹿为马”误触。而其点击按钮,所占屏幕的位置及面积比例,很难不让人感觉是刻意而为之,有涉嫌侵犯消费者公平交易的权利。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按消费者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据调查,支付环节泡泡玛特页面还甩出“声明”:“盲盒类商品付款后即完成在线拆盒,依据《网络购买商品七日无理由退货暂行办法》第七条(二),不适用七日无理由退货”。也就是说,线上买了盲盒,提交订单并付款,合同就成立并生效,即便未发货也不能要求退款。

▲泡泡玛特在支付环节的说明。图/看看新闻视频报道截图
笔者查阅后发现,这一条款具体指“一经激活或试用后价值贬损较大的商品”。买家误拍架上全部商品的同时,等于购买了全部可能性,“随意抽取”盲盒的基本概念也不复存在。这种未发货的情况下,买家申请批量退货并不会影响二次销售,7天无理由退货可以说是既合理又合法。当下,盲盒市场火热的同时,消费投诉激增。黑猫投诉平台上,与泡泡玛特相关的投诉量已累积近5000条,其中还涉及甲醛超标等质量问题。而对于新兴消费品,相关法律解释尚存盲区。比如盲盒产品,卖家主导的规则确属霸王条款——无论线上线下,一经购买即视为拆盒,均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货,出现质量问题等“硬伤”,也没有自助退款通道。作为泡泡玛特一条重要销售渠道,线上平台特别是“泡泡玛特抽机盒”,今年上半年为其创造了3.25亿元收入。这些营收中,哪些是买家“误触”的贡献,尚不得而知。要注意的一点是,对于这种非平台类的电商直营小程序,缺乏第三方监管,买家作为信息不对称弱势一方,产生购物纠纷后维权难度很大,往往吃“哑巴亏”。繁复的购物规则和眼花缭乱的画面之下,归根结底还是“盲”买不“盲”卖。除了明确监管外,还需买家擦亮眼睛,不要在“隐藏款”等话术刺激下冲动“烧钱”。而泡泡玛特作为上市公司、盲盒行业的引领者,深耕市场11年,在行业规则遵守制定上,已具有一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企业在向产品“艺术藏品化”、品牌调性“高端化”一路高歌猛进的同时,不该忘记质量、营销、售后服务才是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以“误触”拒绝退款等方式简单粗暴地“氪”金,不是大企业负责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