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从“情人坡”到“保研路”:大学地名中的爱与反叛
新京报 记者 罗东 编辑 张婷 罗东
2021-09-08 11:36
高校开学季到了。书评君的视频栏目“罗东时间”在本期节目中便聊一聊“情人坡”“保研路”这一命名现象。“情人坡”是极为直白的地名,当我们走过它旁边,可能还和身边的同学开过玩笑,“你是不是和那谁走过”。“保研路”却大为不同。

几乎在每个大学都有一个地方叫“情人坡”——哪怕它其实是平坦的;在大多数大学都有一条路叫“保研路”。不知从何时起,这两个地名在高校是如此普遍。它们没有任何路牌,完全产生自学生的自发命名。时间久了,我们或许已经不知道那个地方、那条路原本叫什么,或者甚至从一开始就没有注意。


以下为本期视频内容。



“爱情是一个‘坠入’的过程,我们坠入,我们被坠入,我们心动,我们也受苦,重要的是,这却是一种‘无法预知时间长短的欲望’,在‘情人坡’,比我们在任何地方可能都远离这个认知。


“每个新生进入大学,第一次听说‘保研路’都会困惑,所以不得不听完一个故事,才能明白某条路为何叫这个奇怪的名字。而在这个过程中,故事一遍遍地被讲述,将学校息事宁人的做法一次又一次展现出来。”



——整理自本期视频

更多视频内容可在微博、B站搜索@罗东时间



本期时间轴

00:00 一种普遍的自发命名

00:35 “情人坡”,走出来的浪漫之地

01:20 爱情是一个“坠入”过程

02:29 危险的“保研路”

04:06 命名是一种表达不同意的艺术

05:18 忘记了那个地方、那条路原本叫什么

更多内容

本期书目


《坠入爱情》

作者:[法] 萨布里纳·切尔奎拉

译者:郭畅

版本:新星出版社 2020年9月


《弱者的武器》

作者:[美] 詹姆斯·C.斯科特

译者:郑广怀、张敏、何江穗

版本:译林出版社 2011年4月




更多内容




“阅读迷雾”系列

亲眼所见、书上所说,到底谁更靠谱?

理想的读者,比作者更聪明、更自由

比碎片化阅读更糟糕的,是“不可证伪”的阅读


“毕业论文”系列

对不起老师,我的论文用了“文献研究法”

毕业论文没有“致谢”,能毕业吗?


“是不一样的文化评论”系列

那些关于“捐井镇魂”的传言,并不是《叫魂》的现代版

“阿里员工被性侵”:不允许拒绝的科层制

性侵犯罪报道中的“被动句”问题,是需要一次反思了

禁止员工带饭上班,是“社会分工”可以辩护的吗?

书单“通货膨胀”了?别担心,这还不是坏事


作者|罗东;

视频后期|刘小可、欧阳皎;

视频字幕校对|危卓;

编辑|西西;

本文校对|刘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罗东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效法中国诗:“垮掉派”诗人对中国古诗的融会与再创造
文化
威廉·布莱克:“慈悲、怜悯与平和,是这世界的解脱”
文化
姓名里有生僻字的人,这些年吃了多少苦?
新京号
大戏看北京3月文艺资讯丨音乐剧《理想之城》书写奋斗
娱乐
大戏看北京3月文艺资讯丨音乐剧《理想之城》书写奋斗
娱乐
真实案件被揭露,看待《洛丽塔》的视角应该改变了
文化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