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共同富裕是在“做大蛋糕”基础上“分好蛋糕” | 新京报专栏
新京报 评论员 迟道华 编辑 李潇潇
2021-09-06 12:42
​共同富裕要解决的是在一个动态发展过程中如何“分好蛋糕”的问题,而不是对现有财富构成图景的“推倒重来”,绝不是要“杀猪”。

▲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就“共同富裕”问题进行了研究部署。图/中央政府官网截图


近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就“共同富裕”问题进行了研究部署,提出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径,总结经验,逐步推开。
 
“共同富裕”问题一时引发舆论广泛关注,也引发部分“先富”群体对“杀富济贫”、搞新“大锅饭”的担忧。
 
其实,共同富裕一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政策取向。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创造条件,允许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创新精神和敢为人先的闯劲先富起来,一方面可以激励鼓舞更多人为过上富裕生活而努力奋斗,激发社会创造财富的热情,另一方面也为更多人致富提供了机会和条件。
 
这是“做大蛋糕”的过程,本质上也是在为共同富裕夯基筑路。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从东西对口帮扶到西部大开发,从脱贫攻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四个现代化”到全面现代化,这一路走来,我们不止是在持续积累社会财富,发展国民经济,也在努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消除贫困,缩小贫富差距,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条件。
 

▲"做大蛋糕”的过程,本质上也是在为共同富裕夯基筑路。图/ICphoto


可以说,“共同富裕”始终内嵌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脉络里,成为各项政策制定的最终价值指向。此次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就“共同富裕”问题进行研究部署,也是在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相关要求的具体举措,体现了政策的连续性,也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一脉相承。

 
而改革开放四十余年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创造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都离不开在“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之间的平衡把握。
 
“做大蛋糕”是“分好蛋糕”的前提,“分好蛋糕”反过来能凝聚多方力量,把财富的蛋糕继续做大。二者本是缺一不可的,共同富裕只有在生产力充分发展,同时分配政策更为公平的条件下,才能实现。
 
这其中,“做大蛋糕”着重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做大社会财富增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外开放、对内“搞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加入世贸组织,建立经济特区,发展民营经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这一过程中,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发展经济的手段和方式日益丰富。中国经济因此获得持续高速增长,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不过也要看到,在总体财富分布上也部分呈现出“畸轻畸重”的景观,这除了受个人努力程度、资源获取能力等影响外,也与分配方式有待完善有关,而这种状况显然是不可持续的。
 
所以,我们对实现共同富裕的设想是“先富帮后富”,“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
 
这并非是在现有财富存量上的“抽肥补瘦”,而是在社会财富的动态累积中,通过二次分配、三次分配的调节或者其他的类似制度安排,利用税收的杠杆作用"提低”“扩中”“调高”的同时,拓展慈善公益方式对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进行分配。
 
无论二次分配还是三次分配,都是为营造更公平的发展环境,降低机会成本,实现社会财富公平合理分配,这符合每个社会成员的利益。
 
总之,共同富裕要解决的是在一个动态发展过程中如何“分好蛋糕”的问题,而不是对现有财富构成图景的“推倒重来”,绝不是要“杀猪”。只有社会财富的持续累积,才能为“分好蛋糕”留足更多回旋余地和施展空间。
 
新京报评论员 | 迟道华
编辑 | 李潇潇
校对 | 赵琳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迟道华
新京报评论员
评论员主页
相关专题

新京报“共同富裕”系列评论

相关推荐
王毅:中俄关系有利于推进世界多极化
第一看点
民政部原副部长:社区慈善迎来重要战略发展机遇
新京号
汉堡王跟进推出“9.9元”汉堡,餐企继续内卷“极致性价比”
商业
【慈善阅读】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是一个永恒的系统推进工程
新京号
对话县委书记|广饶:“特长生”如何培强?
新京号
慈善的“温柔之手”如何推动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
新京号
南京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王春春:以“千万工程”理念振兴乡村
乡村
“一家三代税务人”,舆论敏感的是什么 | 新京报快评
观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