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南科大周皓:货币的数字化给央行和政府调节经济带来了新手段
新京报 记者 黄鑫宇 编辑 宋钰婷
2021-09-03 18:57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 黄鑫宇)93日,在“2021中国国际金融科技论坛”上,南方科技大学商学院院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原副院长周皓提出,央行的数字货币和货币的数字化能够给央行和政府调节刺激经济提供新的直接贷款或者直接刺激的手段,增强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但是在当前金融科技2.0发展阶段,他认为,大部分参与技术推广过程的金融科技企业应放弃快速暴利的愿望。

 

在周皓看来,金融科技数字货币特别是央行数字货币,将为央行和政府调节经济带来新的手段。2007年、2009年金融危机的时候,央行的刺激政策不能完全满足需要借款的个人和小微企业。银行机构由于担心不良等风险,未能完全把央行的流动性传递到急需资助贷款的个人和小微企业身上。”同样来自周皓的介绍,英格兰银行曾实验过一种央行直接对企业贷款的思路,而传统货币无论是纸币还是银行的储备都是要通过金融机构间接传递到个人和小微企业。“假如现在在一种新型的央行数字货币的基础上直接通过APP,将资金‘推送’给需要贷款的个人或在疫情当中需要贷款的企业,这种新的数字化技术,将会为央行和政府调节经济、增加货币投放转化为实际投资的渠道,发挥重大的作用。”他说。

 

但周皓同时也认为,在央行数字货币技术等基础技术推广过程中参与其中的企业,不会是一种暴利的情况。

 

“这和金融科技1.0时代的垄断、市场割据下的情况不一样。央行作为基础技术的提供者不会只给几个巨头参与机会,中等或小规模的支付企业都可以在央行的数字货币平台上提供支付服务或参与支付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参与到基础技术推广的这些企业是能够得到比较稳定的利润。”这种利润,在周皓看来,并非暴利,而应该是薄利、低利甚至是普惠的。

 

除此之外,在论坛现场,周皓还分享了他个人对数字货币特别是央行数字货币其他三点的思考。主要包括“私人数字货币不是货币,不是国家的支付手段”“央行的数字货币是货币的数字化,是一种技术进步,不是一种完全新的货币形式”,以及“央行数字货币和人民币国际化没有直接的关系,只是一种共生的技术进步”。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黄鑫宇 编辑 宋钰婷 校对 柳宝庆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黄鑫宇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权威专家:我国有政策空间和余地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财经
​转向“适度宽松” 政府工作报告定调今年货币政策实施方向
财经
五部门详解经济路线图:财政加码、货币政策精准、全力以赴稳外贸
财经
关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第一看点
企业家读报告|激发创新活力,“人工智能+”成新质生产力引擎
财经
《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发布
第一看点
两会划重点丨3月6日
时事
秦汉史的“复调”:汉承秦制下的儒法国家
文化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新京号
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第一看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