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住建部回应部分城市严重内涝,定下两个目标
人民日报
2021-08-31 17:18

据人民日报消息,8月3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努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有关情况。


有记者提问:近期,部分城市发生严重内涝,请问住建部在解决城市内涝方面有什么措施?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黄艳表示,城市内涝治理最突出的一个特征就是它是一项系统性工作,这个系统性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流域区域洪涝统筹体系。城市排水安全和城市周边的大江大河、区域河流水系的行洪、泄洪以及区域滞洪能力是密切相关的,必须做好防洪和排涝的衔接。遇到暴雨,甚至是极端天气,一旦发生洪水入城或者河道水位上涨顶托,城市雨水就排不出去。汛期城市发生的大面积积水或者是内涝,往往是这种情况,没有形成洪涝统筹体系。


第二,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一方面,要加强城市竖向设计,因为水往低处流,所以要合理地确定地块高程,科学确定排水分区。另一方面,还要构建“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包括排水管网、泵站、排水通道、河湖水系等。目前这套体系的建设还有很大差距,欠账较多,实事求是地讲,需要久久为功。各地现在普遍编制了城市排水防涝相关的规划或系统性方案,正在持续推进落实。


第三,应急管理体系。针对超标降雨,要实施区域“联防联控”,洪涝“联排联调”,加强监测预警和预警的响应,以及信息共享,统筹城区水系、排水管网和城外大江大河、水库的调度,提升应急管理水平。前段时间刚刚发生的郑州极端天气,降雨量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应对这样的天气必须坚持人民生命至上,及时采取停工停运、转移避险等应急措施。


这三个体系必须要同时发力,我们才能真正解决城市的内涝问题。


黄艳表示,在“十四五”期间,住建部制定了目标,力争到2025年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确保能够有效应对内涝防治标准以内的降雨,在超标降雨的条件下,城市生命线工程以及重要市政基础设施的功能不能丧失,到2035年,总体要消除防治标准内降雨条件下城市内涝现象。


编辑 杨利

来源:人民日报
相关推荐
传承弘扬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关于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 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
新京号
话语、情感与分析概念:建筑史教材该如何写?
文化
那天她成了全场最亮眼的人,这也是风暴的开始
新京号
“消失”的抛物者、难拿到的赔偿,高空抛物“破局”20年
时事
深度解读,宜居芜湖!
新京号
新闻8点见丨北京赏秋漫步路线推荐;房地产“组合拳”怎么打?
时事
6位运动员谈青少年体育:全力以赴,用体育锻造身体与内心
公益
如果不是中国渔民,这场船难死亡人数会超过泰坦尼克号
新京号
万科业绩会直击:REITs加速布局,非地产业务成亮点
房产
新闻8点见丨从陪练到冠军,常园圆梦巴黎;加沙离停火还有多远?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