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京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将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实行双重管理
新京报 记者 杨菲菲 编辑 冯琪
2021-08-25 19:49
各区将分批公布已批准恢复线下培训的学科类教培机构名单。

新京报讯(记者 杨菲菲)北京“双减”政策已经落地,“营转非”有何具体要求?对于再就业的教培机构从业人员,还有哪些选择?8月25日,在北京市教育“双减”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介绍了目前“双减”工作的推进情况。


各区将分批公布已批准恢复线下培训的学科类教培机构名单

 

李奕介绍,在风险防范处置方面,市级专班制定了防风险处置方案和纠纷调处工作措施,明确加强政策解读、有序维护各方利益、加强部门协同联动等。中国民办教育协会还成立校外培训矛盾纠纷诉前调解中心,对校外培训中出现的和学员、职员以及第三方的矛盾纠纷进行诉前调解。

 

李奕在发布会上表示,市教委将按照资金监管、办学许可、疫情防控、行为规范、办学标准等相关要求(即“1+1+3”:资金监管+办学许可证+《校外培训机构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指引》、《校外培训机构行为规范》、《北京市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办学标准(暂行)》),持续加强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管理,各区教委也将分批向社会公布已批准恢复线下培训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名单。

 

针对教培人员转岗就业的问题,李奕表示,在“双减”工作推进中已关注到培训机构中有相当一部分老师不仅具有教师资格证,同时还有很好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在改革转型和促提升的过程当中,特别希望能够进一步打造协同育人的共同体,和更多的优秀老师一起为孩子成长提供服务。”

 

李奕透露,“本周五将在北京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举办专场招聘会,16个区的教育系统提供366个编制内的教师岗位,欢迎培训机构的老师们及时关注、踊跃参与。”

 

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登记主要有四个程序

 

根据“双减”要求,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委员、市民政局副局长赵学刚表示,按照“双减”市级专班工作方案,市民政局主要负责做好校外培训机构的非营利性法人登记管理工作。

 

根据《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精神,“营改非”工作同样实行双重管理体制,其中教育部门作为业务主管单位,负责前置许可审批和日常业务管理;民政部门作为登记管理机关,负责法人登记和监督检查。

 

赵学刚介绍,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登记主要有四个程序:一是申请。申请人在教育部门先取得《办学许可证》等批复文件,然后向同级民政部门提出法人登记申请。二是审查。民政部门审核所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三是核准。民政部门依法作出准予登记的决定。不符合条件的要求作出补正。四是发证。对符合要求的颁发法人登记证书,并及时予以公告。

 

“登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不得向出资人、设立人或者成员分配利润,同时必须严格按照章程开展活动,按时参加年度检查,主动接受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的管理。”赵学刚表示,民政部门将认真执行“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和“限时办结”等制度,为申请人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新京报记者 杨菲菲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李铭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杨菲菲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631名!事业编!最新招聘、选聘
新京号
陶 然:通过改革稳房价,可控缓慢下降是最好结果——深度解读房地产未来
新京号
学前教育法实施在即,幼儿园园长谈如何“平等对待每一个儿童”
教育
重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条例全文)
新京号
重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条例全文)
新京号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
新京号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
第一看点
学前教育法六一实施,幼儿园、家长如何依法“童”行?
教育
唐山市2025年市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
新京号
二十年行走长城:记录横亘2500公里的长城人文故事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