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枪手”代检,别让入职体检成了公共健康漏洞 | 新京报快评
新京报 编辑 徐秋颖
2021-08-15 15:35
严惩体检代检行为,不仅是保证用人单位的基本利益,也是保证公众的基本利益。


▲2019年6月,新京报记者曾暗访体检代检乱象:办假证应对身份核验。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


考试作弊找个“枪手”替考不新鲜,而如今找工作体检也有了“枪手”。据媒体报道,在利益驱使之下,国内存在违法代替体检的黑产链条——一些人员违规在社交平台发布“代检”推广信息,代检一次费用少则一到两千元,多则上万元,宣称业务涵盖普通入职体检、健康证体检、事业单位公务员体检等。

 

从报道可知,只要付费后,这些平台就会安排“枪手”代替前往医院、疾控中心完成代检。在代检需求者中,有的是乙肝病毒感染者,因用人企业违规强制体检,而不得已找人代替入职体检;也有身患甲型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等有碍公共卫生疾病的求职者,想要从事外卖、食品、餐饮、文娱等行业,因而找“枪手”代检办理健康证。

 

体检这件这事儿,犯得着请枪手“代检”吗?事实上,对于那些入职者或者从事对健康状况有着明确要求的群体来说,找“枪手”抽血、验尿代检似乎值得一试,因为一份“漂亮”的体检报告,起码不会让到手的工作“不翼而飞”。

 

但代检体检最可怕的地方在于,一些人在明知患有传染疾病的情况下,故意隐瞒相关的信息,通过代检的方式顺利入职或者从事有着健康禁忌的行业。这无异于给不知情的公众埋下感染疾病的隐患。从这个角度来看,请“枪手”代检的危害性无异于“谋财害命”。


▲2019年6月,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有外卖小哥不用体检,花30元就能伪造假健康证。新京报动新闻出品


事实上,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为无效合同。这意味着,如果体检找“枪手”的行为一经发现,求职者就可能被用人单位无责辞退,造成严重后果者还将被追究法律责任。如此看来,健康证明造假有风险,且隐藏的代价也不低,不仅可能失去工作,甚至于信用“破产”,最终得不偿失。
 
因此,严惩体检代检行为,不仅是保证用人单位的基本利益,也是保证公众的基本利益,更关乎诚信道德,为法治文明所不容。基于此,打击代检要从弥补体检环节和流程中的漏洞、加强对医院的管理和监督入手,让试图“张冠李戴”者失去操作空间。
 
此外,还须在体检规则与监管等层面认真反思,在消除就业歧视、优化求职环境上见成效。只有双管齐下、多措并举,才能杜绝体检“枪手”现象,维护健康、正常的就业秩序。
 
作者 | 谢晓刚(职员)
编辑 | 徐秋颖
校对 | 赵琳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