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搓麻打牌需测温验码,无健康码需登记3周行程、签防控承诺书
新京报 记者 戴轩 编辑 白爽
2021-08-13 14:00
对于奶茶店,《指南》提出,室外奶茶店提醒顾客保持安全距离,并在收银台等区域设置“一米线”。

新京报讯(记者 戴轩)本轮疫情中,打麻将、坐游船、在剧场观看表演,防护不当,都导致了新冠疫情的传播。8月13日,国家卫健委发布《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相关防护指南(2021年8月版)》,增加了对码头、口岸、棋牌室(麻将馆)、游船(观光船)、剧场等10类场所和单位的防护要求。

 

多个场所出现聚集感染,新版指南增防护要求


此轮南京疫情扩散涉及多个场所。

 

在张家界景区,剧场内的游客发生感染,随即疫情传播多地;在湖南常德,一艘穿紫河游船成为疫情传播场所;在扬州,一名感染者活动于商店、棋牌室、农贸市场等地,导致疫情扩散。


8月13日,国家卫健委发布《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相关防护指南(2021年8月版)》,针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和人群流行特征,进一步指导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做好防护。


修订后的《指南》,“三重”(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的种类由原来65类增加到85类。在重点场所和单位方面,增加了对码头、口岸、棋牌室(麻将馆)、游船(观光船)、剧场、文化馆、体育场馆、奶茶店、教育培训机构、临时安置点等10类场所和单位的防护要求。同时,根据当前疫情形势,对所涉及的重点场所和单位进一步强调落实主体责任,坚持“人、物、环境同防”“闭环管理”,强化了健康监测、疫苗接种、核酸检测、清洁消毒和应急处置等措施要求。


场景1

棋牌室降低顾客数量和停留时间,增加牌桌间距


记者发现,棋牌室(麻将馆)是此次修订新增的场所,其中对顾客、经营者都提出了防护要求。


对进入棋牌室(麻将馆)的顾客,应当检测体温、核验健康码,体温和健康码正常者方可进入。无智能手机或健康码的老年顾客要进行身份登记和21天内行程情况登记,签署疫情防控个人承诺书。顾客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护等级口罩。


对于经营方,《指南》提出降低顾客数量和停留时间、增加牌桌之间距离的要求。工作人员疫苗接种做到应接尽接,接种疫苗后仍需注意个人防护,工作期间,全程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工作人员每日要登记健康状况,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场所要做好口罩、消毒液、洗手液、消毒纸巾、测温仪和应急药品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经营者责任,加强对工作人员健康培训。


公共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有条件时可在电梯口、服务台等处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要增加对经常接触的公共用品和设施(如卫生间门把手、桌面台椅、麻将和公共垃圾桶等)的清洁消毒频次。加强环境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增加通风频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场景2

全封闭游船宜停用,乘客需隔位分散就坐


对进入市内观光船的乘客,也要检测体温、核验健康码,正常者方可乘船。


针对人流密度,《指南》提出采用预约购票等方式降低市内观光船的乘客数量。在乘船期间,安排乘客隔位、分散就坐。


全封闭的游船(观光船)宜停止使用。游船要确保有效通风换气,首选自然通风。


工作人员疫苗接种做到应接尽接,接种疫苗后仍需注意个人防护。每日登记健康状况,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场景3

剧场取消现场互动,奶茶店排队需设“一米线”


放假期间,奶茶店、剧场等都是公众容易前往的场所,此次纳入重点防护场所。


对于奶茶店,《指南》提出,推荐顾客采用非接触扫码方式付款,控制进入室内奶茶店的人数,室外奶茶店提醒顾客保持安全距离,并在收银台等区域设置“一米线”。对进入店内的顾客,要进行体温检测和健康码核验,正常者方可进入,体温异常者建议及时就医。


奶茶店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全程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戴一次性手套;顾客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护等级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

 

开放或半开放式剧场,取消演出前后的现场互动环节,并安排专人做好演出现场管理,提醒观众正确佩戴口罩,对号入座,保持安全距离。对入场人员实行核验健康码和体温检测“双登记”,严禁任何社会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剧场,严禁任何未经扫码核验、体温检测及未戴口罩人员进入剧场。严格执行人员预约限流措施,推广在线实名制购票及电子票,鼓励使用在线支付,尽量减少直接接触。


场景4

受灾群众接受捐赠时,注意佩戴口罩


《指南》提出,对于学校、宾馆、体育场等临时安置点应加强通风换气。如使用空调,应保证空调系统供风安全,保证充足的新风输入,所有排风直接排到室外。对于搭建的帐篷和棚屋等临时安置点要加强自然通风。


工作人员、志愿者在工作期间,全程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受灾群众在接受捐赠物品等场景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护等级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


保持公共区域、楼梯和公共卫生间或临时厕所等区域环境整洁卫生,及时清理垃圾。采取安装物理隔断或进行化学杀灭等手段,加强安置点蚊蝇鼠蟑的防治工作。


此外,临时安置点应加强食品等原料的采购管理,保证来源安全可追溯。增加楼梯、公共卫生间或临时厕所等公共区域和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频次。


新京报记者 戴轩

编辑 白爽 校对 王心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戴轩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