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你听过贵州“花灯戏”吗?|新京报×国家大剧院
新京报 记者 田偲妮 编辑 田偲妮
2021-07-28 11:39

《红梅赞》是大家熟悉的金曲,当这首金曲背后的故事改编成贵州花灯戏,会是怎样的观看体验?7月28日,贵州花灯戏《红梅赞》在国家大剧院上演,这个地方戏曲剧种究竟有哪些特别之处?


扫码看演出详情。日签设计/新京报倪萍

 

贵州花灯戏普遍流行于贵州汉族及少数民族地区,起源于明朝洪武年间“调北征南”时传入贵州的元宵闹灯习俗,由地灯(有固定程式的花灯歌舞)和灯夹戏(地灯程式中夹演的花灯小戏)发展衍变而来,是贵州形成最早并世代相承的地方戏曲剧种。


贵州花灯戏分黔东、黔南、黔西、黔北四路,音乐分戏曲板腔类、锣鼓灯调类、花调子类,属曲牌连接和板腔的综合体;行当原只有一丑一旦(俗称唐二、幺妹),后逐渐发展有生、旦、净、丑等。花灯戏的表演载歌载舞、活泼明快,以丰富的花灯舞步、套路和扇帕技法为基础,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表演程式。道白采用贵州本土语言,通俗易懂、风趣幽默,尤以唐二“聊(lia)白”最受观众欢迎。


贵州花灯戏代表剧目有花灯传统小戏《拜年》、传统生活小戏《打舅娘》《巧英晒鞋》、民间传说《七妹与蛇郎》等。已收集到的有300余出,抄录本百余个。贵州花灯戏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更是极具艺术价值和文化遗产价值的传统戏剧。


新京报编辑 田偲妮 校对 陈荻雁

相关推荐
他把民族服饰送上时装周:这是几代人的审美积淀,我只是个搬运工
时事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十年后,辞职女教师后悔了吗?
时事
19个冬天后,“棉花糖爸爸”终于找到了女儿
时事
新闻8点见丨缅甸发生7.9级地震;税收征管法修订稿征求意见
时事
​杨坤状告“四川芬达”,模仿明星的法律底线在哪?
时事
遵义市市长黄伟:加快推动省域副中心建设
时事
新闻8点见丨回顾外交主题记者会23问;1411条数据起底缅甸电诈
时事
新闻8点见丨“天网2025”行动正式启动;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时事
6位代表走上首场“代表通道”,民营企业发展、乡村振兴受关注
时事
新闻多一度丨蛇年首场寒潮“开工” 这次降温影响有多广?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