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京拟立法规范接诉即办流程,实现“精准派单”
新京报 记者 吴为 编辑 樊一婧
2021-07-28 10:20
条例草案二次审议稿规范和优化了派单、办理等环节,提升派单精准度,提高诉求办理实效。

新京报快讯(记者 吴为)7月28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听取市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丛骆骆作的关于《北京市接诉即办条例(草案)》修改情况的报告


为了扩大民生服务范围,《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草案二次审议稿)》拟规定,推进京津冀市民服务热线联动和政务服务、便民服务网上通办。同时,此次修改还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接诉即办机制流程,提高诉求办理实效。条例草案二次审议稿规范和优化了派单、办理等环节,提升派单精准度,提高诉求办理实效。

看点1

修改条例草案名称和体例,明确立法目标为“制定一部为民服务法”

 

丛骆骆在报告中说,接诉即办立法的定位是为民服务法,重点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从政府“端菜”向群众“点菜”转变,从诉求办理向主动治理、未诉先办深化,提升政府治理效能。法规内容聚焦于政府和相关部门为民服务工作,建议将条例名称修改为《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

 

条例草案划分为总则、诉求办理、主动治理、保障监督和附则5章,一方面回应基层和专家的意见建议,更加便于市民和工作人员理解、查找和使用,另一方面,清晰地体现接诉即办工作的本质规律,反映改革深化进程,强化保障支撑,建立起从接诉即办到主动治理全链条的制度规范。

 

这次修改,在立法目的中增加了“巩固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进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改革,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同时,明确改革的路径和实践方向,在中共北京市委的统一领导下,坚持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建立健全接诉即办领导体系和工作机制,整体谋划、统筹推进接诉即办工作。

 

此外,草案二次审议稿扩大民生服务范围,推进京津冀市民服务热线联动和政务服务、便民服务网上通办,对北京市异地养老、医疗报销、交通出行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诉求提供服务。

 

看点2

要求市民热线服务工作机构建立派单审核机制

 

此次修改的另一个亮点,是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接诉即办机制流程,提高诉求办理实效。条例草案二次审议稿规范和优化了派单、办理等环节,提升派单精准度,提高诉求办理实效。

 

草案二次审议稿要求市民热线服务工作机构建立派单审核机制,制定派单标准和工作规范,提升派单精准度,对疑难复杂诉求在派单前进行会商;市政务服务部门建立派单异议审核机制,协调解决承办单位派单异议。

 

同时,明确区人民政府督促检查、投入保障、研究办理、协调解决疑难诉求的职责,对于派单至区政府协调办理的诉求,应当组织相关单位推动诉求解决。要求区政府部门及有关单位应当及时报到、履职,按照街、乡协调调度共同办理相关诉求。

 

此外,草案二次审议稿提出,加强接诉即办队伍建设,采取分级分类培训、工作指导交流、经验总结推广等措施,提升工作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看点3

总结提炼“每月一题”实践经验,设置“主动治理”专章

 

接诉即办改革不断深化,市委以“每月一题”为重要抓手,推动主动治理、未诉先办。建议进一步总结提炼实践经验、明确改革方向,设置专章,补充完善相关条款。丛骆骆在报告中说。

 

草案二次审议稿明确北京市建立综合分析、定期调度机制,聚焦诉求反映集中的高频、共性问题,开展重点领域和区域治理;对持续时间长、解决难度大的诉求开展专题研究,制定解决方案,明确主责单位,市、区、街道(乡镇)三级协同联动,集中力量推动问题解决。

 

同时,细化承办单位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措施,研究新业态、新领域问题,对接市民、企业和社会组织需求,开展源头治理。加强风险管理,规定市民热线服务工作机构在工作中发现可能发生突发事件或者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应当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情况。

 

草案二次审议稿还提出,注重与新闻媒体协同,规定承办单位应当利用新闻媒体资源,及时发现问题,快速研究响应,推进诉求解决。

 

看点4

对吹哨街乡和报到部门双考评对作出突出贡献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此次修改,体现了完善考评机制、增加表彰奖励,激发干部担当作为的特点。

 

草案二次审议稿明确,保障考评的权威性和科学性,由市级层面统一建立覆盖接诉即办工作接、派、办全流程的考评机制,制定考评办法,开展考评工作。

 

同时,草案二次审议稿提出完善分级分类差异化考评,增加对首接、配合单位差别化考评,对吹哨街乡和报到部门双考评,对主动治理、积极解决疑难复杂问题成效明显的给予考评激励的分级分类考评要求,对考评事项范围等动态调整。

 

此外,草案二次审议稿增加表彰激励条款,对接诉即办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宣传推广先进经验。

 

背景

条例草案汇集了11377位四级人大代表、66915名群众的意见建议7500余条

 

今年5月27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对《北京市接诉即办条例(草案)》进行了第一次审议,共有26位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了审议意见。

 

据介绍,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为了进一步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扩大代表和群众对立法工作的知晓度和参与度,6月7日至6月11日,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全市人大代表之家和人大代表联络站平台,就《北京市接诉即办条例(草案)》广泛征求了各级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并请代表宣讲改革思路和立法主要制度设计、凝聚共识,汇集了11377位四级人大代表、66915名群众的意见建议7500余条。

 

为了更好研究吸纳各方反馈的意见建议,更加有效应对当前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和挑战,发挥立法对改革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市人大社会委工作机构组织区有关部门、乡镇街道、社区等对疑难复杂诉求进行详细剖析,检验条例内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深入市民热线服务中心蹲点调研,精准查找问题所在,并与相关人员共同研究商讨对策。

 

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草案二次审议稿)》(以下简称条例草案二次审议稿)优化顶层设计,以解决问题、回应各方意见建议为立足点,对条例草案进行补充完善。


新京报记者 吴为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陈荻雁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吴为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国办新规:12345禁止主体业务外包,推诿诉求可督办升级
时事
中共北京市委关于进一步深化接诉即办改革的意见
新京号
中共北京市委关于进一步深化接诉即办改革的意见
北京
中共北京市委关于进一步深化接诉即办改革的意见
新京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提升12345热线服务的意见
第一看点
破解“大城市病”,北京做对了什么?
北京
破解“大城市病”,北京做对了什么?
新京号
聚焦主题学 紧扣问题查——山东、北京、江西等地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第一看点
破解村居并行治理难题 门头沟永定镇解决589件民生问题
北京
民营经济促进法今起施行,全国多地开展专项行动、出台民企新政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