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全国总工会发文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下一步怎么做?
新京报 记者 张璐 编辑 白爽
2021-07-19 13:38
推动具有影响力的互联网平台企业依法建立工会组织,发挥平台企业、头部企业在建会中的示范作用。

新京报快讯(记者 张璐)近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印发《关于切实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意见》。《意见》提出,强化分类指导,探索适应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不同职业特点的建会入会方式。


关注1

为什么强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

新就业形态群体权益维护面临许多困难

 

与传统意义上的职工相比,新就业形态群体具有组织方式平台化、工作机会互联网化、工作时间碎片化、就业契约去劳动关系化及流动性强、组织程度偏低等特点,权益维护面临许多困难。

 

全国总工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是工会的基本职责。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是职工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他们入会是为其提供维权服务最基础的环节。

 

对平台企业而言,支持所属从业人员组建工会、加入工会,通过工会了解他们的意愿,代表他们反映诉求、与企业沟通协商,能够大幅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及时化解劳资矛盾,不断助力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关注2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存在什么困难?

部分劳动者劳动关系不清晰,就业方式分散流动

 

全国总工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的困难主要表现在:部分劳动者劳动关系不清晰不明确,对原有建会入会模式提出挑战;分散流动的就业方式,与工会属地化组建和管理为主的传统方式不适应;线下难联系、线上难接触,入会途径不畅;入会后的经费保障、服务方式、服务内容、管理模式等相关问题与传统行业有所区别等。

 

为破解难题,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近年来,各级工会组织采取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

 

针对就业灵活、组织形式多样等特点,因地制宜探索建会模式,通过企业“单独建”、龙头企业“牵头建”、借助行业力量“推动建”等方式,怎么有利于组织他们,就怎么建会;针对流动分散等特点,采取网上申请入会、建立流动入会窗口、依托“小三级”工会区域兜底,特别是建好建强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发挥联合会的覆盖作用;针对对工会了解不够等问题,借助工会媒体、“智慧工会”、工会APP、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平台,打造适合不同受众、不同人群的宣传格局。

 

关注3

下一步,工会将采取何种措施?

“十四五”末,力争建立一批“会站家”示范点


据悉,全总成立推进新就业形态群体工会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建会入会专项小组,全力推进建会入会工作。目前正研究起草组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的指导性文件,通过强化目标指引和政策保障。

 

推动具有影响力的互联网平台企业依法建立工会组织,发挥平台企业、头部企业在建会中的示范作用,带动货运挂靠企业、快递加盟企业、外卖送餐代理商、劳务派遣公司等关联企业规范建立工会。

 

在经费保障上,全总将继续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力度,推广上海等地对灵活就业人员经费保障的经验。在阵地保障上,推进覆盖重点群体的“司机之家”、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等建设。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国“司机之家”达到1000家,并建立一批覆盖新就业形态群体的“会站家”示范点。

 

关注4

《意见》提出了哪些举措?

提出推动健全劳动保障法律制度等7项举措

 

《意见》主要从以下七个方面作了安排: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加快推进建会入会、切实维护合法权益、推动健全劳动保障法律制度、及时提供优质服务、提升网上服务水平、加强素质能力建设。

 

在切实维护合法权益方面,《意见》提出,发挥产业工会作用,积极与行业协会、头部企业或企业代表组织就行业计件单价、订单分配、抽成比例、劳动定额、报酬支付办法、进入退出平台规则、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保护、奖惩制度等开展协商,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经济权益。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白爽 校对 赵琳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璐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感谢奉献!致敬劳动者——
新京号
咱们雄安工人有力量、有精神
新京号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研究加快促进消费提振升级实施方案等事项
新京号
市人大常委会启动对工会法等实施情况执法检查
北京
今年北京市77人荣获全国劳动模范或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北京
人社部:将制定提前领取个人养老金相关办法
第一看点
“你在城市摆渡,后方我来守护”,美团袋鼠公益织密骑手关爱网
消费
从业人数攀升、城市集聚效应明显,新型灵活就业如何良性发展?
教育
石景山区召开2025年全国和北京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及模范集体座谈会
新京号
加大经费投入!芜湖市总工会最新发布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