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刘伟强:拍《中国医生》必须真实丨揭秘
新京报 记者 滕朝 编辑 黄嘉龄
2021-07-09 14:05
“我一直在挑剔这部电影有什么错误,但是我坚持了两个多小时,基本没有找到”。这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看完《中国医生》之后的评价。

由刘伟强执导,张涵予、袁泉、朱亚文、李晨领衔主演,易烊千玺特邀出演,欧豪特别出演的电影《中国医生》于7月9日在全国公映。该片由《中国机长》原班人马倾情打造,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为故事核心背景,同时兼顾武汉同济医院、武汉市肺科医院、武汉协和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火神山医院、方舱医院等兄弟单位,以武汉医务人员、全国各省市援鄂医疗队为人物原型,全景式记录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

 

《中国医生》海报。


2020年10月《中国医生》开机,于武汉、无锡、上海、广州四个地方取景。对于监制李锦文来说,影片在制作上的最大困难就是要保证差不多1000名工作人员,包括演员的安全,每两周就要做一次核酸检测,每个场景每拍完之后,都要进行消毒,之后还要紫外线消毒,绝对不能出任何差错。

 

从去年开始,一些关于抗疫题材的影视作品陆续推出,导演刘伟强也看了一些,对于《中国医生》的创作,他的要求是不要重复之前拍过的。他让剧组在无锡1:1还原了金银潭医院,保证里面的医疗设备都是真实的,演员配有专家指导,提前进组训练,指导一些专业性的技术动作。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看完影片后都挑不出任何差错。新京报记者专访导演刘伟强,聊了聊影片制作的幕后故事。

 

【创作】

编剧去广州武汉采访,剧本不下10稿

 

原定由刘伟强执导的电影《长津湖》2019年末开机,不料之后因为遇到疫情被迫中断。不久,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拿着另一个项目《中国医生》找到刘伟强,两人2019年合作《中国机长》时曾搭建了一架飞机,该片拿下29亿元票房,拍摄《中国医生》的挑战不比《中国机长》小,要在疫情条件下拍摄,还要搭建医院。刘伟强接受了挑战。

 

于冬(左)和刘伟强。


当时刘伟强在中国香港,不能来内地,他就请之前合作《中国机长》的编剧于勇敢去采访。“我的编剧很勇敢,她先去广州采访,跟朱亚文饰演角色的原型广州援鄂专家桑岭医生聊,之后又去了武汉采访”。大概2020年7月,刘伟强去了广州,和钟南山院士及很多援鄂医生见面,听到了很多感人的故事,比如桑岭医生大年三十就要离开家人去援鄂,钟南山院士一个人坐高铁去武汉、北京开会,和当地专家讨论如何应对疫情。

 

刘伟强说,因为当时正赶上春节,很多医务人员都没法回家与家人团聚,还要每天抢救病人,他们如何去面对这些压力,如何与疫情斗争,在与医务人员的采访接触中,听他们的感受,然后再与编剧讨论。片中有一场戏,在吃饭休息时,一位护士哭着说,自己已经几个月没回家了,边哭边吃泡面,这其实是当时抗疫医务人员的普遍情况。《中国医生》的剧本于20208月中定稿,中间改了不止10稿。

 

欧豪饰演外卖小哥。


《中国医生》是关系到全中国抗疫的一个题材,抗击疫情也是全体中国人民一起完成的,除了医务人员之外,电影中也呈现了欧豪饰演的外卖小哥,还有一些志愿者等,构成了一个抗疫群像。

 

【拍摄】

在无锡1:1搭建金银潭医院,医学顾问指导演员求“真”

 

“我一直在挑剔这部电影有什么错误,但是我坚持了两个多小时,基本没有找到”。这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看完《中国医生》之后的评价。

 

对刘伟强来说,《中国医生》在创作上的最大难度是要保证真实。“要比《中国机长》更真实,《中国机长》有很多艺术加工,这是可以接受的,但医学上的东西不能有艺术加工,必须真实,所以就花了很多精力”,刘伟强说。

 

片中出现的仪器设备全部都是真实的。


因为不能去真实的医院拍摄,会干扰到病人,所以涉及医院内部的场景必须搭建。剧组从2020年7月开始在无锡1:1搭建金银潭医院、方舱医院,还参观了火神山医院。刘伟强参观完火神山医院之后,觉得“太神奇了,搭不出来的,当时患者已经清零,就去实拍了”。场景搭建过程中,有医院相关专业人员全程帮忙,务必达到真实标准。

 

除了医院场景的搭建不能出错,医院内的医疗设备,药品也要保证真实性。病人旁边的仪器设备全部都是真实的,比如电影中多次出现的重症抢救仪器:体外膜肺氧合(ECMO),也称之为人工肺。医疗仪器设备保证了真实性后,演员也要会用,在一些医学操作上也要保证不能出错。“每个仪器上都有不同的药,有麻醉的,有消炎的,我和演员都要学,每个小时这个设备会注射多少毫升的药给病人,才能控制这个病情,设备上的数字你要知道”,刘伟强说。


袁泉饰演医生文婷。


在片中饰演重症医学科主任文婷的袁泉表示,角色创作中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去还原他们在第一线抢救病人时的专业性技术。虽然这是创作角色最基础的,但也是最难的。

 

为了保证专业性,剧组请了不少医学顾问来帮忙指导演员,演员提前进组训练,每天早上9点到下午5点,就跟上班一样。就连最简单的穿防护演员也训练,防护服有三层,怎么穿,怎么戴口罩、护目镜,认真学习。为了防护病毒医院如何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都有很严格的标准。拍摄时,很多医学专家就坐在显示器后边看,如果觉得演员的一些操作不对,立马就会指出。片中一些群众演员,剧组真的请了真实的医生护士,就是为了保证他们的手势是对的。

 

【表演】

张涵予拍桌子戏份,演活“性情中人”张定宇

 

拍《中国机长》时,刘伟强以5·14川航航班备降成都事件中的机长刘传健为原型,成功塑造了这个英雄人物。有了这个创作经验,在拍《中国医生》时,刘伟强觉得也要找一个真实的人,让观众能记住他是谁。电影前期筹备时,主创已经知道了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的事迹,他作为一家传染科医院院长,顶着巨大压力,在疫情严重时接收了2000多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他本身还患有渐冻症但刘伟强在与他的接触中,却看不到他是一个病人,“他是一个很有力量的人”。最终,张定宇成为“中国医生”的原型,故事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为核心背景

 

张涵予饰演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


张涵予在没有接到这部戏之前,已经在新闻报道中看过张定宇的事迹,非常感动。确定出演之后,张涵予特别激动,还去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体验生活,跟张定宇一起生活了三四天,跟他查房,生平第一次走进了艾滋病的病房,肺结核的病房,看院长是怎么工作,怎么生活,怎么管理医院的。院长开会开了一天绿化、卫生的、环境的、医疗,包括盖房子,什么事情都管,”张涵予说,这几天的体验让他看到张定宇作为湖北人的个性,他捕捉下来,放在角色中,更加立体。片中有一场戏,张涵予饰演的院长拍桌子大发脾气,对广州援鄂的专家陶峻说:“我最看不上那些遇上点挫折就丧失斗志、灰头土脸的样子”。刘伟强说,原型人物张定宇的脾气就很大,“性情中人”。

 

这也是张涵予在塑造角色时所追求的效果,一定要真实,我们不能因为他是人民英雄,演一个高大全的人民英雄,那不是我们想要的”。电影在武汉首映时,原型人物张定宇就坐在张涵予旁边,张涵予十分忐忑影片结束之后,张定宇给了张涵予一些鼓励,心里的石头才落下来

 

新京报记者 滕朝

编辑 黄嘉龄 校对 危卓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滕朝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新闻8点见丨玉渊潭公园紫藤鸢尾登场;她为上千个家庭种下“风信子”
时事
起底直播间神药报道追踪:多家企业回应整改,仁和旗下店铺仍在播
健康
新闻8点见丨北京多举措应对极端大风;主人花16万元克隆去世爱犬
时事
新闻8点见丨电商百亿补贴下的手机灰产漩涡;揭秘黄金回收陷阱
时事
空难幸存者的恶梦,“登机时,就感觉那架飞机很凉”
新京号
时间和纸上,写一些新的符号
文化
新机构落地、医联体建立、两赛事开赛…雄安又有新消息!
新京号
张秋子、刘勃、杨全强:阅读詹姆斯·伍德,把文学还给生活
文化
新闻8点见丨疯狂的“谷子”;明年经济政策有哪些想象空间
时事
“这个女的竟然会踢球”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