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小暑过后迎“三伏”,“冬病夏治”试试穴位贴敷
新京报 记者 张兆慧 编辑 岳清秀
2021-07-07 18:47

图/IC photo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的“小暑”。一般来说,小暑过后很快就会进入三伏天,气温高、湿度大、风速小,雷雨、大风较多,人体受到湿热气候影响,易发生中暑。北京老年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李金辉提醒,户外工作或外出时一定要做好防暑工作,备好遮阳伞、遮阳帽等,少喝冷饮。


“有些男士夏天喜欢光着上身乘凉,认为赤膊凉爽,其实不然,当气温接近或超过人的体温,赤膊反而会感到更热。”李金辉解释称,这是因为气温超过体温时,皮肤不但不能通过辐射方式来散热,还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使人感到更加闷热。


天气炎热出汗多,人体水分大量流失,可适当饮用温淡盐水能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多饮水既可避免因为缺乏水分而导致中暑,还可以帮助人们避免动脉粥样硬化等危险的病症。“避免饮冰水,冰水易导致脾胃损伤,血管收缩,引起胃痛、或其他疾病,如诱发心绞痛等。”李金辉说。


“小暑时节,湿热交蒸,容易催发多种皮肤病,如痱子、湿疹、虫咬皮炎、日光性皮炎等。”李金辉建议室内通风降温,避免环境过湿、温度过高;衣着宽松,勤换衣物,尽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出汗后用干毛巾擦拭,金银花煮水外洗也有祛痱止痒的作用;可以适当食用具有清热祛湿作用的食物,如冬瓜、丝瓜、苦瓜、荷叶等。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李金辉表示,进入三伏天也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间,“冬病夏治主要用于治疗体质虚寒,免疫力低下的疾病,如反复感冒、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腹泻、慢性胃炎、痛经等。”李金辉表示,食疗、药物、针灸都是冬病夏治的常用治疗方法。此外,也可以使用穴位贴敷法进行治疗,三伏天肌肤腠理开泄,药物最容易从皮肤渗入穴位经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里,李金辉给大家介绍一个养生小妙招。


常按足三里 祛湿又健脾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膝盖之下外侧凹陷处(外膝眼)下3寸。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等作用。


按摩方法:可用拇指指面着力于足三里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按而揉之。产生酸、麻、胀、痛和走窜等感觉,持续数秒后,渐渐放松,如此反复,10-30次为宜。


新京报记者 张兆慧

校对 卢茜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兆慧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电风扇+矿泉水瓶,制冷堪比空调?7月科学流言榜解答
时事
三伏天,这些看似养生的行为可能伤身!
新京号
提醒 | 三伏天,这些看似养生的行为其实可能伤身!进来自查→
新京号
三伏天来袭 “冬病夏治”受青睐
新京号
冬病夏治!石景山47家医疗机构开“贴”→
新京号
【金豆速递】本周精彩来袭!在豆各庄“FUN肆一夏”→
新京号
@庄儿里人,收藏!北京朝阳110家医疗机构启动三伏贴预约(附名单)→
新京号
三伏贴预约已开启(内附预约方式)
新京号
朝阳区110家医疗机构启动“三伏贴”预约
北京
冬病夏治正当时,顺义“三伏贴”预约攻略来喽→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