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大红楼·人物 | 毛泽东:在北大实现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
新京报 记者 张畅 马瑾倩 冯雅君 编辑 张磊
2021-07-01 16:50
当时的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各类学术团体如雨后春笋,给毛泽东以极大的吸引力。

新京报讯(记者 马瑾倩 张畅 见习记者 冯雅君)1918年9月,北大红楼一层西侧是第二阅览室,操着湖南口音的年轻助理员在门口为北大师生办理着借阅手续。不到25岁的毛泽东第一次来到北京。


此时的北大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仍在寻找救亡图存真理的毛泽东,因此有机会接触更多学说思想,在李大钊手下工作,迅速地朝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



湖南伢子入北大勤工俭学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高校间掀起赴法勤工俭学的热潮。他们试图通过留学,学习西方的新知识、新思想,挽救国家危亡。


1918年6月下旬,已在北大任教的杨昌济来信,告诉自己曾经在湖南师范大学的学生毛泽东,法国政府来中国招募工人,正是赴法勤工俭学的好机会。8月中旬,毛泽东率领湖南青年20多人,从长沙启程赴京。


毛泽东常驻北京,一面主持湖南青年赴法留学之事,一面组织新民学会会员对国内问题进行大规模的自由研究。但生活费是个大问题,“非找个工作不可”。


要不做北大教室清洁员?擦擦黑板、打扫完卫生还可以旁听。杨昌济帮忙致信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蔡公帮他们出了个更好的主意:与其做个教室清洁员,不如在图书馆工作。遂写了张条子给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主任)李大钊,“毛泽东为实行勤工俭学计划想在校内工作,请将他安排在图书馆中……”


9月底,毛泽东到了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主要负责登记来馆里看报的读者,每月工资八块钱,虽比不上教授几百块的工资,但当时一户贫苦人家每月的花费大约5块钱,这份工作完全解了毛泽东的燃眉之急。


找到工作后,为了不过分打扰老师杨昌济,也能离工作地点近一些,毛泽东与蔡和森等八名新民学会的会员,搬到了景山东面三眼井吉安所左巷7号,一个狭小的四合院。八个人挤在一间长不到一丈、宽仅八尺的小屋中,大被同眠。


大量阅读 迅速朝马克思主义方向发展


“只要是西方的新道理,什么书也看。”利用图书馆工作的便利条件,毛泽东大量阅读,可以更快地阅读到《新青年》《每周评论》等进步刊物,也能广泛涉猎西方思潮中的先进思想,以图从中找到能够改造中国的思想理论。


毛泽东后来回忆,那时候更赞同无政府主义主张多一些。“我对政治的兴趣越来越大,思想也越来越激进……可是当时我的思想还是混乱的,用你们的话说,我正在寻找出路。”


李大钊任北大图书馆馆长(主任)期间,收集了许多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书籍,许多进步学生,常到图书馆向李大钊质疑、请教。正在寻找探求救国救民之路的毛泽东,勤奋好学,因工作的便利关系,获得了直接向李大钊请教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条件。


在北大红楼,除了马列著作,毛泽东还阅读了李大钊写的《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法俄革命之比较观》等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他于1936年同斯诺谈话时说:“我在李大钊手下担任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员的时候,曾经迅速地朝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我在这方面发生兴趣,陈独秀也有帮助。”


当时的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各类学术团体如雨后春笋,给毛泽东以极大的吸引力。除了旁听他感兴趣的课程,毛泽东报名参加了北大的新闻学研究会、哲学研究会,以及“平民教育讲演团”的活动。


新闻学研究会被称为“中国报业教育之发端”,在这里,《京报》主笔邵飘萍兼任导师,介绍办报经验。邵飘萍与毛泽东因此结下深厚情谊。邵飘萍曾资助毛泽东,以解决其生活上的困难,更重要的是他在有关新闻学的理论与知识,和如何办好报纸等方面,给予毛泽东悉心指导和帮助。


三个多月后,母亲病重的消息从湖南传来,毛泽东不得不返乡,因此错过了不久之后在北京爆发的“五四运动”。


回湖南后不久,毛泽东很快创办《湘江评论》,“宣传最新思潮”。


第二次来北京时,是毛泽东发动驱逐军阀张敬尧的运动,他率一代表团做宣传活动。


毛泽东两次赴京。在这里,他实现了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而这一切变化,又都与北京大学和李大钊紧紧联系在一起,成为毛泽东政治实践的重要起点。


【简介】


毛泽东(1893年~1976年),字润之,湖南湘潭人。北大红楼第二阅览室是毛泽东1918年至1919年在北大图书馆工作的地方。当时他管理15种中外报纸,每天负责登记前来阅览者的名字。毛泽东在北大期间,在李大钊等人的帮助下,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声音】


30年前我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而奔波。还不错,吃了不少苦头,在北平遇到一个大好人,就是李大钊同志。在他的帮助下,我才成了一个马列主义者……他是我真正的老师。——毛泽东(1949年3月)


本文学术顾问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双一流”特聘教授 侯且岸


新京报记者 马瑾倩 张畅 见习记者 冯雅君


编辑 张磊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专题

北大红楼特刊|人物·旧物·建筑

相关推荐
《北大红楼日志》正式发行,图文展现“北大红楼历史上的今天”
北京
北大思政课教学改革带头人王久高:把历史讲鲜活,把现实讲深邃
教育
2021年度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十大看点发布
北京
奋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
时事
北大红楼与伟大建党精神国际学术研讨活动征文启事
北京
百余部优秀剧目亮相首都舞台“大戏看北京”引航文艺创作焕发新彩
北京
新京报《身后是我的国》入选“女记者短视频大赛”十大精品案例
时事
习近平:关于决议起草的有关情况的说明
时事
中国槟榔简史:从贡品到7亿人消费,百亿产业走到十字路口
时事
第十三届文化中国讲坛成功举办
时事

新京报新闻报料电话:010-67106710 (24小时)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