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如何打造“故宫-王府井-隆福寺”文化金三角?听听专家怎么说
新京报 记者 李玉坤 编辑 张磊
2021-06-24 20:56
专家认为,应该深挖文化金三角的文化故事,打造“金三角IP地图”。

新京报讯(记者 李玉坤 实习生 王景曦)从地图上看,故宫、王府井、隆福寺三处知名文化地标构成一个三角形。出故宫,沿东华门大街、东安门大街步行约1公里抵达王府井步行街,顺着王府井步行街北延步行约1.5公里便能到达隆福寺。

 

在首都北京,以故宫、王府井、隆福寺构成的三角形地带,即将构建“文化金三角”。专家认为,故宫、王府井、隆福寺是北京明文化中城市崛起的重要标志,是北京城市文化的微缩内核,应该深挖当地的文化故事,打造“文化金三角IP地图”。

 

“金三角”是北京文化的微缩内核,IP资源丰富

 

6月24日,“故宫-王府井-隆福寺”文化金三角交流座谈会在“文化东城”会客厅举办。东城文化发展研究院专家顾问毛大庆提出,文化金三角的品牌要立起来,就要充分挖掘区域内的历史故事、文化内涵。

 

6月24日,“文化东城”会客厅,“故宫-王府井-隆福寺”文化金三角交流座谈会正在进行中。新京报实习生 王景曦 摄

 

“故宫、王府井、隆福寺是北京明文化中城市崛起的重要标志。追溯北京的建城史,这三个地方有重要的意义:王府井代表市井生活、隆福寺代表宗教、故宫代表皇权,这三地组成了北京文化的微缩内核。”毛大庆介绍说。

 

文化金三角地区历史资源丰富,能够发掘出的文化内涵很多,如名人故居、生活遗迹、历史事件、非遗传人等。毛大庆建议,对资源梳理整合后,整理成“文化金三角IP地图”,以便充分利用好本地IP优势。

 

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宋洋洋也表示,发展文化金三角首先要在供给侧方向进行突破。内容资源素材要挖掘出来,不能只放在博物馆、图书馆里,要分类整合。分类的标准既要兼顾社会效益,体现内容资源的学术价值、教育意义,也要和商业、经济发展融合起来。“传统的文化资源代表了祖先的生活,只有经过再创作才能代表现代人的生活、新时代的精神。”

 

毛大庆建议要对文化金三角的地块情况做一次详细的测绘。“规划不是拆房子、盖房子,是要明确整个区域内的机理。哪些地方已经是成规模的商业区域,哪些地方可以做博物馆、展览馆等文创内容,要对这些信息做梳理。全面了解‘文化金三角’的情况后,再进行针对性的提升和改造。”

 

在充分挖掘文化金三角地区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后,IP资源的打造也十分重要。“比如《觉醒年代》一开播,相关部门立马做出反应,宣传陈独秀故居。这很快吸引到大量的90后年轻人。他们对这段历史非常感兴趣,就是因为成功打造出了‘陈独秀’IP。”毛大庆说。


资料图:故宫。/IC Photo

 

借鉴故宫成功案例,三地各有侧重

 

“文化+科技”是目前故宫文创的一个重要方向,故宫博物院故宫出版社总编辑宋小军表示,“把故宫文物‘数字化’,利用技术把一幅画衍生出一个空间,这就是对历史文化资源很好的利用。”

 

毛大庆认为,在文化金三角内打造IP可以借鉴之前的成功案例。建立文化金三角可以看作是故宫发展文创产业的“放大版”,应当借鉴当年故宫文创的成功思路,例如调动社会资源寻找文化金三角中的文化故事,组织青年志愿者、民俗手艺人、电影专业学生等,开办定期影展、历史展览。“IP不仅仅是年轻人,也可以是陈独秀、历史遗迹。”毛大庆说。

 

“文化金三角中,故宫应该是文化的地标、源头、符号。宫廷文化要孵化、衍生,隆福寺天然具有文化的孵化属性,而王府井则可以作为文化价值的展示、提升平台。”王府井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王府井没有自己的IP产品,可以将故宫的文化产品孵化后,在王府井产生价值,“比如游客要体验在故宫角楼吃火锅的场景,就可以将这个场景搬到王府井,这种沉浸式的业态在王府井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除了依托故宫,王府井和隆福寺未来的发展各有侧重。


资料图:隆福寺。/IC Photo

 

北京隆福文创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招商推广总监仝韬表示,故宫、王府井和隆福寺形成的“文化金三角”位于北京市核心位置,集聚了北京最著名的历史文化和商业消费区域,目前,我们正在从地域、内容及呈现三个维度去打造“文化金三角”消费商圈,充分利用区域展览、演艺、阅读三大文化业态,在地域上互通有无,在内容上整合提升,在呈现上联动造势,充分发挥区域内各个独立个体优势,整合打造群聚联动,形成整体效应。

 

“近几年,王府井更加侧重于内容升级,要发展文化金三角,就要做文化金三角内容的联通融合。”王府井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王府井中沉浸式、体验式、场景式的业态越来越多,近三年文化体验业态上升了4.4个百分点。


资料图:王府井。/IC Photo


区域联动助力发展文化金三角

 

“东城区文化资源丰富,需要大力挖掘,原先觉得没有什么抓手,但刚刚在会客厅的讨论让我看到了希望。”东华门街道社区建设办公室副主任郝晓英表示,之前社区结合故宫做了“紫禁城迷你马拉松”活动,围绕故宫周边设立了红色打卡地,在活动中她认识到,需要充分联动、整合资源,才能更好地发展文化金三角。

 

毛大庆对此表示同意,“去年我们也与故宫合作,注册了‘紫禁城马拉松’的IP。马拉松全程都在紫禁城内,我们一直想找东华门街道合作,办成一个既有文化元素,又有活力、消费、时尚元素的活动。”

 

除此之外,毛大庆建议,文化金三角内有历史文化、有百姓生活,要真正挖掘故事,并且应该将文化金三角作为整体来宣传,这也是区域联动的一个体现。“一说出去就是‘文化金三角’里有多少个博物馆、名人故居,有多少个好玩的非遗故事,这样可以起到更好的线上传播效果。”

 

东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薛洪峰表示,在发展文化金三角的过程中要有一个指导思想,即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要辐射全国、带动盈利,并且要在全球范围内影响中华文明的形象地位。他表示,建设文化金三角涉及方方面面,是一个很庞大的系统性工程,政府、市场、社会学家等要努力加以引导。

 

新京报记者 李玉坤 实习生 王景曦

编辑 张磊 校对 卢茜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李玉坤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观展、看剧、城市漫步,北京东城以“文化+”焕新老城区
北京
建国门街道立春文化节开幕,古观象台“鞭打春牛”迎立春
北京
新京智库春季峰会首场论坛聚焦“活力北京”,嘉宾共话消费新探索
北京
“中轴线上 读懂故宫”故宫艺术公开课收官
北京
北京文化论坛圆桌对话:北京很古老也很时尚
北京
探讨消费市场新机遇,2021王府井论坛下周在京召开
北京
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服务中心落户北京市东城区
北京
“故宫”走出故宫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