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王安忆×陈思和×翟业军×黎紫书:《流俗地》与马华文学
新京报 编辑 申婵
2021-06-24 13:20
6月26日周六19:00,新京报书评周刊·文化客厅联合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邀请作家王安忆、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浙江大学教授翟业军、马来西亚作家黎紫书做客直播间,共同分享黎紫书新作《流俗地》与马来西亚华语文学。

近年来,马来西亚华语文学(简称“马华文学”),逐渐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学者王德威看来,当代文学因为传媒产业兴起和书写技术改变受到极大冲击后,“马华文学”表现出一种“小文学”的韧性,这种韧性来自于马华族群对华文文化存亡续绝的危机感。


马华文学的成就,有赖于那些令人感动或有思辨精神的作品。张贵兴的《野猪渡河》《猴杯》等作品,刻画了华人垦殖历史与自然环境的错综关系,展现了文明和野蛮暧昧的分野;创作《鱼骸》的黄锦树,将目光导向了中文在马华族群想象中的历史感与在地性。本场活动的主角《流俗地》的作者黎紫书,则指向了马华文学的第三条路径——怪诞、细腻、写实,以其女性视角,将大问题在穿衣吃饭的细琐日常之间化为晦涩的执念。


小说《流俗地》讲述了盲女银霞和一座马来小城的故事,故事中呈现了此地的浮生百态和一群难登大雅之堂的小人物。这些人的先辈从唐山下南洋,孑然一身,只能胼手胝足谋生。一生一世,唯有吃饭穿衣。黎紫书在塑造群像时更关注女性的命运,她们生活浮沉如泡沫,但她们用自己的方式活着,不需要同情。


“……生命再庸庸碌碌,也偶有灵光闪烁。这里没有天意使然,甚至无关什么人性光辉,却足以让我们理解现实的无情与有情,人之为人的流俗与不俗,自有一份庄严的意义。”——王德威《盲女古银霞的奇遇》


6月26日(周六)19点,新京报书评周刊·文化客厅联合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邀请到作家王安忆、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浙江大学教授翟业军,以及《流俗地》作者、马来西亚作家黎紫书,一同谈谈马华文学,聊聊一个盲女与一座马来小城的故事……


 小城人物,

 在生命狂流里载浮载沉。

 看俗世的风,

 吹透灼热的仓皇人生……


 

【对谈嘉宾】 



王安忆


著名作家。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复旦大学教授。1977年开始文学创作,著有《69届初中生》《纪实与虚构》《长恨歌》《桃之夭夭》《遍地枭雄》《启蒙时代》《天香》《匿名》《考工记》《一把刀,千个字》等十余部长篇小说,以及中短篇小说、散文、剧本等数百万字的作品。曾获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2013年获颁法兰西共和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



陈思和


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2005年教育部聘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7年获教育部国家名师奖。


著有文学史专著《中国新文学整体观》《新文学整体观续编》,学术传记《人格的发展—巴金传》,主编教材《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文学批评集有《陈思和文集》(七卷)等。其著述曾获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敎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以及鲁迅文学奖。



翟业军


200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旋即留校任教。2008年被聘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6年底入职浙江大学中文系。曾任韩国崇实大学客座教授、韩国外国语大学访问学者。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一百多篇,出版《春韭集》《金风集》《洞穴与后窗》等专著。



黎紫书


原名林宝玲,1971年出生于马来西亚。自24岁以来,多次夺得花踪文学大奖,是自有花踪文学奖以来,获得最多大奖的作家。她也受到台湾文坛的肯定,数次赢得联合报文学奖与时报文学奖。2016年获颁南洋华文文学奖。已出版长篇小说《告别的年代》;短篇小说集《未完.待续》《野菩萨》《天国之门》《山瘟》《出走的乐园》;极短篇小说集《余生》《简写》《无巧不成书》《微型黎紫书》;散文《暂停键》《因时光无序》,以及个人文集《独角戏》等等。


【内容提要】 


1、“马华文学”是离散的文学,从中国文学的场域漂洋到南洋,扎根、蔓延,历经几代马来西亚华人作家的努力,已成为世界华文文学的重镇之一。作为新一代马华作家的代表人物,身处中文写作的边缘地,黎紫书的写作身处一种怎样的处境?海外华人身份对于写作者有着怎样的影响?她的小说在马华文学中有何独特性?(相比于李永平、张贵兴、黄锦树等作家)


2、马来西亚华语书写的历史和现状,有着怎样的独特风格?在世界华语文学中又有哪些特殊之处呢?

 

3、《流俗地》里的“庸常生活”和人情世故,以及如何反映马来西亚华人的生活现状?

 

4、话题讨论:“说好一个故事”并不同于“说一个好故事”?作家如何把一个看似“平平无奇”的世俗故事说得引人入胜,让人享受到阅读长篇小说的乐趣?


【直播时间】


2021年6月26日(周六)

19:00

具体时间可能根据活动情况有所延迟

请关注直播间通知


///


—— 直播平台入口 ——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平台账号




///


—— 读者群入口 ——


如果不想错过我们的系列直播

可扫描二维码加入以下读者群

我们会在群中推送直播链接

单群自由加入上限为200人

先到先得


已经加入文化客厅往期任何活动读者群的朋友

不必重复加入



 【活动相关图书】 


《流俗地》

作者:(马来西亚)黎紫书

版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1年4月



联合主办

新京报书评周刊·文化客厅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运营团队

策划执行 新京报书评周刊编辑部

执行运营 段雅馨 杨紫晗 苏婷婷

海报设计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本文校对 柳宝庆


新京报书评周刊·文化客厅

新京报书评周刊全力打造的活动品牌,关注文化视野各式流行,邀请文化名家进行“云上”分享。云享文化生活,Live每周不停。


直播账号请关注:微博@新京报书评周刊、抖音@新京报书评周刊、快手@新京报书评周刊、B站@新京报·文化客厅。


相关推荐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
第一看点
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拟表彰对象名单公示 樊振东等入选
第一看点
北大教授把课堂变成探案现场!
新京号
大戏看北京元宵特刊丨国家大剧院歌剧《茶花女》演绎爱情经典
娱乐
汉唐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
新京号
什么是湖南?
新京号
汉唐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
新京号
北京出版集团每周新书新作(2024年11月24日—30日)
北京
“亚洲小说家笔下的女性力量”文学分享活动举办
文化
读其书,想见其为人:《史记》的作者司马迁
文化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