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国话青春阵容创排《红色的起点》,以叶永烈长篇纪实作品为蓝本
新京报 记者 刘臻 编辑 田偲妮
2021-06-17 16:23

新京报讯(记者 刘臻)由中国国家话剧院、中共上海市黄浦区委员会宣传部、上海市黄浦区文化和旅游局、上海中国大戏院有限公司联合出品,中国国家话剧院、上海戏剧学院青年话剧团联合演出的话剧《红色的起点》,将于6月30日至7月11日在国家话剧院剧场演出10场。通过戏剧表达立体建构一堂生动的“党史课”,带观众穿越时空,重温那段波澜壮阔、开天辟地的伟大历史时刻。


话剧《红色的起点》排练照 。王昊宸 摄


话剧《红色的起点》以叶永烈的长篇纪实作品《红色的起点: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实》为创作蓝本,编剧在忠于文献史料的基础上,大胆打破了原著的线性叙事结构,选择了1919、1920、1921年这波澜壮阔的三年“大事记”,创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发展及壮大的历史过程。


把46万字的小说内容提炼成舞台作品,不仅需要把人们熟知的历史人物演得真实鲜活,也要补缺隐藏在历史中的细节,还要兼顾用当代的舞台艺术手法去展现一百年前的红色历史。话剧《红色的起点》总导演、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认为,创作要从原点出发,试图回到现场,带着询问与剧中人对话,“叶永烈先生的著作为话剧《红色的起点》提供了大量珍贵史实与资料,人物也不再只是历史书中的介绍,有了更多的鲜活细节以及自身的改变与成长。这会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环境和必然生长的原因,感受百年前的中国,感受共产党的初心缘起,感受开天辟地的‘七一光芒’。”


《红色的起点》总导演、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王昊宸 摄


此次话剧《红色的起点》大胆起用年轻演员,整个演员团队的平均年龄不到二十五岁。导演罗兰表示,这些年轻演员与参加中共一大的历史人物在年龄上是吻合的,“他们每个人都充满了朝气蓬勃和青春热血,有着年轻人才拥有的直率和单纯,这是一百年前的年轻人和现在的年轻人共通的特性。”排练过程中,除了学习党史、翻阅大量历史资料、影像资料之外,演员们还接受了数周的形体训练和台词训练。外在的训练帮助演员们对身体有更好的掌控力,内在的学习则帮助演员了解人物背景、熟悉事件始末,与人物进行隔空对话,有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让年轻演员们有了一次巨大的精神成长与飞跃。


导演罗兰。王昊宸 摄


此次主创团队云集了众多的青年艺术家,导演罗兰联合舞美设计沈力,灯光设计王琦、温晓楠,多媒体设计胡天骥,电子音乐家孙大威,服装设计魏巍,造型设计江和平,形体设计许邺文,组建了拥有当代创作理念与艺术审美的主创团队,通过极简风格的写意式舞美设计、多媒体电子屏环形成的舞台背景、电子音乐等元素让话剧《红色的起点》真正成为当代年轻人与一百年前历史的一场隔空对话,成为一台立足当下的“红色经典”。


新京报记者  刘臻

编辑 田偲妮 校对 李立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刘臻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大戏看北京文艺资讯丨音乐剧《速记员》以笔为剑破困局
娱乐
大戏看北京4月文艺资讯丨《长城》音乐会以旋律传递精神
娱乐
大戏看北京3月文艺资讯丨音乐剧《理想之城》书写奋斗
娱乐
大戏看北京文艺资讯丨话剧《远方的拉萨河》谱写雪域青春史诗
娱乐
大戏看北京3月文艺资讯丨音乐剧《理想之城》书写奋斗
娱乐
大戏看北京3月17-23日文艺资讯丨话剧《赵氏孤儿》诉说命运
娱乐
大戏看北京文艺资讯丨北京曲剧《龙须沟》呈现市井人家奋斗史
娱乐
大戏看北京1月20-26日文艺资讯丨话剧《全家福》展烟火温情
娱乐
大戏看北京1月13-19日文艺资讯丨中芭舞剧《过年》喜迎新年
娱乐
大戏看北京1月文艺资讯丨2025新年音乐会,奏响经典迎新年
娱乐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