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 许诺)6月15日下午,中科大脑CEO李浩浩和旷视合伙人兼总裁付英波在海淀城市大脑参访活动中接受了包括新京报贝壳财经在内的多家媒体采访。
作为海淀城市大脑建设运营平台公司,中科大脑CEO李浩浩在采访中指出,智慧城市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发展模式的探索:“智慧城市,或者是城市大脑,它应该是我们未来城市的一个新型基础设施,是城市里的‘新基建’。我们正在建设的海淀城市大脑,以应用场景建设为出发点,已支撑建设完成55个城市治理场景。这些场景,是基于城市大脑基础平台,按照‘需求牵引、业务驱动’的原则‘生长’出来的。城市大脑本身具备自学习、自优化、自演进的特征,未来,城市大脑将根据不同城市的不同需求,随需而建、自我迭代,形成良性运转。”
旷视合伙人兼总裁付英波则表示,现在智慧城市,或者说城市大脑发展另一个急需突破的问题,是传感设备的成本问题。“我们现在不是说没有传感器,也不是说没有好的传感器,而是现在传感器的成本离大规模的合理部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付英波指出,城市大脑的建设,首先就是要感知城市,把整个城市由物理空间到数字空间能进行孪生建设。这就需要传感器像建立数字地图一样精准,只有达到合理的规模才能实现。这些传感器既包括各种视觉感知设备、也包括地下管网中各种专业的传感器等等。而传感器的规模化应用取决于价格和成本的突破。“我希望未来5年看到更低成本、更好的传感技术能够落地实现。”付英波表示。
此外,付英波指出,在算力和操作系统方面,智慧城市也需要更多的突破。
从2018 年以来,海淀区发挥国际科创中心核心区优势,聚焦城市治理领域,发力城市大脑建设,到目前已建成、融合汇集了数十个应用场景。例如,上路的渣土车即便遮挡号牌,也能被AI系统精准识别;冬天降雪,AI后台能根据前端硬件采集的实时信息,对不同点位的积雪结冰信息进行识别判断并推送给相关部门,帮助其完成扫雪铲冰安排等。
中科大脑CEO李浩浩和旷视合伙人兼总裁付英波都认为,目前智慧城市操作系统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离真正意义上的操作系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除了政府管理外,城市大脑的2B服务经济、2C便利民生等方面也还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间等待挖掘。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许诺 编辑 赵泽 校对 杨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