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让我们在歌里倾听文化遗产的声音丨夜问
新京报 记者 吴龙珍 编辑 吴龙珍
2021-06-12 17:50

图源IC

答案:《蜀绣》《青花瓷》《花儿与少年》《风筝》《嘎达梅林》《孟姜女》《皮影戏》《阿里郎》等。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源自文化遗产日,是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2006年起设立的“文化遗产日”自2017年起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节日的设立目的是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12日在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开幕,今年的主题是“文物映耀百年征程”。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李宇春《蜀绣》中的“蜀绣”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周杰伦《青花瓷》中的青花瓷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青海民歌《花儿与少年》中的“花儿”是流传在中国西北部甘、青、宁三省(区)的汉、回、藏、东乡、保安、撒拉、土、裕固等民族中共创共享的民歌,已被列入第一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孙燕姿《风筝》中的“风筝制作技艺”、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孟姜女传说”、皮影戏、朝鲜族歌曲《阿里郎》等也都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编辑 吴龙珍

校对 吴兴发

相关推荐
大戏看北京7月7-13日文艺资讯丨奏响盛夏艺术狂想曲
娱乐
7款AI大模型写高考作文,语文名师点评,豆包、GPT等斩获前三
企业资讯
大戏看北京6月23-29日文艺资讯丨孟庭苇演唱会浪漫启幕
娱乐
大戏看北京文艺资讯丨音乐剧《觉醒年代》致敬先驱
娱乐
第31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开幕,首日都有哪些精彩活动?
文化
端午假期还没想好去哪儿玩?来看这一篇就够了(内附全市超强旅游攻略)
新京号
希尔德·多敏:爱那些,即使爱也无法挽救的事物
文化
得物App社区活跃创作者增长143%,83万创作者获现金收入
科技
一个真正的“士”,不言告别丨纪念裘锡圭先生逝世
文化
大戏看北京文艺资讯丨音乐剧《速记员》以笔为剑破困局
娱乐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