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近60公里“沂蒙红色专线” 让沿线20万村民受益
新京报 记者 曹晶瑞 编辑 张树婧
2021-06-11 17:36
辐射京沪高速、205国道等多条公路,被交通运输部评为2020年度中国“十大最美农村路”。

在连绵不绝的沂蒙山中,一条全长59.6公里的乡村道路,将游客带进沿线历史文化景区,也将沿途乡村物产带出山,让沿线20万村民从中受益。

“红色专线”穿越孟良崮等多个山区。王纪辛 摄


沂南县域内投资最大的农村公路

 

有着“山东小延安”之称的沂南县,红色旅游资源丰富。据介绍,早在2009年开始投资建设的这条“红色专线”穿越孟良崮,跨汶河,经北大山、寨子水库等山区(库区),由垛马路、沂蒙生态路、铜鲁路、常石路等组成环线,辐射京沪高速、205国道、313省道,葛岸公路、常石公路、泉重公路,全长59.6公里,被交通运输部评为2020年度中国“十大最美农村路”。

 

道路沿线有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景观石。王纪辛 摄


据沂南县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沂南县总投资2.8亿元,着力打造了“红色专线”,也是近年沂南县域内投资最大的农村公路。

 

沂南县是沂蒙革命老区典型县,乡村公路将“沂蒙母亲”王换于故居、大众日报社旧址等沿线7处红色旅游景点串成一线,沿途经过4处4A级景区,2处全国十大最美乡村。由于道路便利,不少景区还成为网红打卡地。

 

“不适合人类居住”的乡村因公路致富

 

三山沟村是沂南县最偏僻的村庄。据介绍,上世纪八十年代,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粮援项目曾经来到三山沟,准备在这里进行援助,可是当时没有像样的公路,村里甚至还没有通电。粮援项目的工作人员考察后认为,这里“不适合人类居住”。

 

近年来,通过实施美丽乡村工程,结合农村公路的改扩建工程等项目推进,实现了户户通硬化路,村域范围内,实施了小流域治理,完成了河道治理和两侧绿化美化,在村里还建起两处文化广场,完善学校基础设施,村内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村民在公路沿线放置蜂箱,采蜜增收。王纪辛 摄


如今,三山沟村的香椿芽、大樱桃、大姜等农副产品依托“红色专线”,源源不断地走出封闭的大山,有的还摆进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超市。

 

打通沿线26个村庄

 

“红色专线”沿线建成以现代农业采摘园为代表的农业观光园区20个,成为沿线26个村庄与外界的联系通道。其中,3万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而沿线的双堠镇西瓜、黑山安樱桃、孙祖镇有机小米、常山庄梨等已成为现代农业的知名品牌。这条线路为20万村民带去致富先机。

 

在此基础上,沂南县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在沂南县城新开通6路公交客车,开通了3条镇村公交客运线路,在“红色专线”全线开通旅游公交专线,极大地方便了山区群众和游客出行。

 

“红色专线”还担起农村物流的重任。据了解,目前沂南县在淘宝、京东等第三方电商平台上注册的中小企业达1500多家,上线“泉润”、“圣福记”等品牌产品100多种,邮政买卖惠平台注册农村超市零售商1200余户,有了“红色专线”,大山深处的优质农产品得以走向全国。

 

新京报记者 曹晶瑞 媒体人 王纪辛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李铭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曹晶瑞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超2万字!从十个方面理解芜湖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