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高考生搜题作弊,手机是怎么带进考场的? | 新京报快评
新京报
2021-06-08 15:40
高考公平经不起任何玷污,对作弊行为必须“零容忍”。

▲黄陂区教育局通报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文 | 瓜妹

 

高考已过半程。这两天,最惹人注目的一条新闻是“湖北一考生拍照高考数学题上传搜题APP”。事情发生后,湖北省教育考试院连夜处理,对涉事学生作弊行为进行了认定。

 

最新消息是,黄陂区教育局对违规考生作出给予取消此次考试资格,其所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各科成绩无效的处理,并且停止当事监考人员此次高考监考资格,对相关人员失职行为,将由区纪检监察机关进一步调查处理。

 

事情进展到这一步,应该说还算反应及时、处理得当。但饶是如此,仍不免让人惊出一身冷汗,在考试防作弊机制“武装到牙齿”的当下,这件事是如何发生的?

 

高考是人生最重要的考试之一,违纪、作弊是高考的绝对红线。小则取消成绩,大则禁考1至3年,情节严重还追究法律责任。极个别考生一意孤行,既是对家庭的不负责,也是对自己人生的不负责,再次给全社会敲响了警钟,高考侥幸不得,投机不得!


高考也是全社会最敏感的那根神经,不容随意拨弄。每一年,高考都如此引人注目,是因为它给了所有人一次同台竞技的机会,也是无数家庭改变命运的重要时刻。在这样一个神圣严肃的赛场上,诚实守信是最起码的尊重,全社会都在盯牢高考的底线。

 

然而,正是全社会对高考有更高信任、更高期待,才反衬出了这件事的荒唐之处——

 

这两天,某地一名考生因“戴金属牙套”不能进考场冲上热搜,那么,武汉这名考生是如何带手机进入考场的?一般而言,考场都要求有无线电信号干扰,考生的手机信号又是如何发出的?

 

更令人惊愕的是,考生作弊一事被察觉,是因为他把考题拍到某做题App上,随后被该App工作人员发现。如果考生发给了其他人,是不是这件事就瞒天过海,无人发现了?监考人员有没有参与其中?就此看,相关部门取消监考人员监考资格只是第一步,后续进行大面积严格彻查,才能更好地回应公众的疑问。

 

高考公平经不起任何玷污。只有对所有涉考违法违纪行为“零容忍”,绝不姑息、决不手软,才能堵上考试漏洞,切实维护高考的公平性和公信力。

 

□ 瓜妹(媒体人)

编辑:徐秋颖  实习生:叶可慧   校对:李立军

相关推荐
驾考考场成“谍战现场”!兰州无人机驾考作弊案细节披露
第一看点
今年上半年北京市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1月7日起报名
第一看点
男孩失明后,妈妈的勇气
时事
北京10万余初三学子明日将迎中考,7月9日公布中考成绩
教育
北京2024年中考6月24日举行,考生关心的十个问题来了
教育
注意!中考期间阜南这些路段实行交通管制!
新京号
明日上阵!再次提醒......
新京号
北京高考首日家长雨中送考,老师叮嘱考生“钥匙手机别带进考场”
教育
湖北一高考监考老师组织作弊被从重处罚获刑四年
时事
今年北京6.72万人报名参加高考,考生关注的十问十答来了
教育
热门评论
sinosper
7天前
建议严查吧
你们
7天前
这人到底学了个啥啊?
这真
7天前
涉及到高考的所有环节都必须严肃认真,每一个环节都做到无作弊死角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