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辰韬资本发布报告 末端无人配送2023年将实现大规模商业应用
新京报 记者 白昊天 编辑 赵泽
2021-06-07 10:30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 白昊天)6月3日,辰韬资本在北京发布《末端无人配送赛道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对末端无人配送的市场空间、竞争格局和商业化前景进行了分析,并对市场做出预判:2021年我国末端配送市场规模将超3000亿元,无人配送商业模型已经初步形成,技术已经能够支撑部分场景需求,行业进入批量商业应用前夜;未来3年,无人配送整车成本会从20-50万元逐步下降至10万元以内,无人配送赛道将率先迎来爆发。


末端配送市场指的是物流配送的“最后一公里”,这一市场的业务量与订单量在不断增大,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协会统计,2019年即时配送订单量超180亿单,中金公司预计2024年即时配送单量将达512亿单。


巨大的市场份额面前,末端配送却面临多方面问题。《报告》中指出,配送种类多、配送场景复杂、配送路线复杂、配送工具处于灰色地带、配送成本高、配送人员流动大、社区代收存在不足都是目前行业痛点。


末端无人配送依托自动驾驶技术,可以有效补充配送运力,提升配送安全性、节省物流成本、提升物流/配送管理规范性。目前末端无人配送最主要的场景是快递和即时配送,后者包括外卖、生鲜、商超、零售等。京东、阿里、美团等巨头均表示2021年计划投放几百台到上千台的无人配送车,未来3年计划投放车辆数超万台。


《报告》中提到,2021年我国末端配送市场规模将超3000亿元,无人配送商业模型已经初步形成,技术已经能够支撑部分场景需求,行业进入批量商业应用前夜。


辰韬资本执行总经理贺雄松表示,无人配送最终实现规模化商业应用将取决于路权和成本,目前路权并没有阻碍技术发展,如果可以有效降低车辆成本、提升运营效率,无人配送车将得到大规模应用。


据辰韬资本判断:全球首个超千台规模的无人车队将于今年率先诞生在无人配送赛道。未来3年,无人配送整车成本会从20-50万元逐步下降至10万元以内,无人配送赛道将率先迎来爆发。


贺雄松表示,将无人配送整车成本控制在10万元以内,基本可以让末端配送公司在2年内回本。目前整车成本主要来自激光雷达、预控制器和底盘,激光雷达的价格已经可以控制在小几千元,预控制器到了量产级别大约为1-2万元,再加上几万元的底盘,三年内实现量产车10万元/台是可预见的。随着整车成本下降,无人配送赛道将迎来更多可能。


新京报记者 白昊天 编辑 赵泽 校对 薛京宁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白昊天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无人配送已至规模化破局临界点,政产学研精英共探发展新路径
企业资讯
不再只是机械臂!中科新松“睿可”如何让人机协作更聪明?
企业资讯
一周碳要闻:AI耗电引发碳信用狂欢(碳报第153期)
财经
2025年廊坊经洽会·深度丨打好“协同牌” 京津冀联手“链”上招商
新京号
让骑手更踏实,让毕业生有更好职业成长,美团如何助力稳就业?
消费
普渡机器人发布全球首款商用类人形具身智能服务机器人闪电匣Arm
企业资讯
《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发布
第一看点
关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第一看点
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第一看点
开年四省密集布局氢走廊,氢能产业化背后万亿市场潜力待释放
财经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