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我国人均饮奶量不足世界水平1/3,专家建议选择合适乳制品
新京报 记者 郭铁 编辑 李严
2021-06-01 18:54

新京报讯(记者 郭铁)6月1日恰逢第22个“世界牛奶日”,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国际乳品联合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伊利等单位联合推出“2021世界牛奶日乳制品知识大讲堂”,采用线上直播的形式与消费者连线,普及乳制品营养健康知识。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毛学英在直播期间表示,饮奶后出现肠胃不适,甚至出现腹胀、腹泻等情况的人,主要是由乳糖不耐受造成,只要选择通过水解技术处理过的无乳糖牛奶就可以有效避免。乳蛋白有多种功能,乳清蛋白中的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等活性物质可以提升免疫力,而牛奶中的酪蛋白中恰当的钙磷比可以促进人体的钙吸收。

 

“很多人由于生活习惯等原因,乳制品的摄入量还很少。”国际乳品联合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名誉主席、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原理事长宋昆冈在直播中表示,2018年世界奶类总产量为8.64亿吨,人均占有量约为130千克;而同期我国奶类总产量3177万吨,人均占有量约为23.6千克,如果加上我们进口的乳制品消费量在40千克左右,差距仍然明显。宋昆冈对液体乳、酸乳、乳粉和干酪四大类乳制品进行了梳理,建议消费者选择适合自己的乳制品。

 

据了解,为配合世界牛奶日的到来,伊利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6月1日-7日,“初心·牛奶百年”2021年世界牛奶日主题展落地北京合生汇,通过五大展区展现牛奶从牧场到餐桌的生产过程。

 

新京报记者 郭铁 图片来源 主办方供图

编辑 李严 校对 卢茜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郭铁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一体两翼”战略成效初显,蒙牛围绕“喝上奶喝好奶喝对奶”发力
消费
去成都旅行没拉肚子,能打败全网多少人
新京号
新技术改变土壤微生物环境:把实验室搬到田间现场发酵,活菌现用
时事
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第一看点
电风扇+矿泉水瓶,制冷堪比空调?7月科学流言榜解答
时事
中国AI大模型测评报告:公众及传媒行业大模型使用与满足研究
科技
《乳糖不耐受与科学饮奶专家共识》发布,不必盲目回避乳制品
消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