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京中小学多举措推动未保法落地生根
新京报 记者 杨菲菲 冯琪 吴苹苹 戚望 编辑 缪晨霞
2021-06-01 10:43
在“六一”儿童节前夕,北京市教委组织开展了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系列学习活动,将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新法新规要求,贯穿到治教理校全过程。

如何全面理解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未保法”),为中小学生健康平安成长保驾护航?在“六一”儿童节前夕,北京市教委组织开展了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下简称“两法”)系列学习活动,将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新法新规要求,贯穿到治教理校全过程。


未保法的落地离不开一线教师的参与。5月30日,北京市教委联合北京教育法治研究基地(中国政法大学)开展专题培训,300余名中小学校一线法治教育教师积极响应。记者了解到,培训邀请法学专家、法官和检察官就“两法”的法理和实践要求进行了详细解读,同时,依托北京中小学法治教育名师工作室,通过小组设计授课计划、培养方案、教案设计,采用专项培训、集体教研、讲座沙龙等形式,让教师主动参与学习、主动课堂讲法。


为了让学生们深入了解“两法”,当天,北京市教委协同最高人民检察院组织了百余名师生,让学生们走进检察院、走近检察官、学习了解“两法”。通过与检察官零距离接触、参加贯彻落实“两法”座谈会和“6+1”未成年人保护论坛等多种形式,学生们对检察工作有了更多了解,加深了树立自护意识、提升自卫能力、做守法小公民的信念。


北京各个区教委也在落实未保法的过程中不断“加码”。记者了解到,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工委、区教委在多所学校设置了“校园护航员”,并于5月下旬举办了以未保法为主题的首期“桌面演练”,来自全区各中小学、幼儿园的44名“护航员”扮演成受欺凌的学生、欺凌他人的学生、班主任、校医、家长、校领导等角色,以情景剧的方式,模拟可能发生的场景,并给出应对方式。


在每一条校规中保护你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在学校保护一章中,用近20条法条、近2000个字,专门规定了学校在保护未成年学生方面的职责。


如何把这些责任落到实处?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以下简称玉泉小学)一方面借用外部力量,聘任法官、社区民警等为学校法治副校长,为学生们带来普法课;同时,向内改革,用《玉泉儿童宪法》、班级法庭、闭环考核的师德培训等管理方式,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制定《玉泉儿童宪法》,让学生明白自身权利


“我们的义务是:不去嘲笑、烦扰或排挤他人,不去伤害别人的感情,要对别人的想法表达出尊重和体贴”“如果老师或家长提出的惩戒自己不能接受,可以提交全班同学讨论;还可以直接向校长提出不接受的理由”……在玉泉小学,有一本《玉泉儿童宪法》详细规定了每个学生的责任、权利、义务等。该校副校长石颖表示,学校早在2015年左右就制定了这一“儿童宪法”,由教师决策团和学生代表大会正式通过。


“这里面也规定了学生在校期间,如果违反相关规定,就会受到惩戒。我们把惩戒分为八级。这样可以让孩子们知道,犯错之后就必须承担一定后果。”在石颖看来,白纸黑字写下来的明文规定,实际上也是在培养未成年学生的法治意识。


在“班级法庭”中学会正确处理矛盾


在玉泉小学的班级里,时常还会发生这样的场景:闹矛盾的学生摇身一变,成了“原告”和“被告”,其他学生则变成了“法官”,“原告”“被告”还原事情经过,“法官”们发表建议,老师只在学生需要时提供帮助。


“有些事情是孩子们之间正常的摩擦,如果老师介入、家长介入,很可能小事情就变成了大矛盾。”石颖表示,学校在高年级都设了“班级法庭”,“他们可以自己举证,为什么觉得自己是对的。孩子们心里都有一杆秤,说出来之后他们也会做判断,帮着疏导。通过这种方式,利用同伴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问题。”


为了让学生们提升法律意识,学校还在课后服务选修课中提供了“模拟法庭”相关课程,学生们可以选修。


2020—2021学年,在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的一堂模拟法庭课上,五年级学生们变身“审判长”“书记员”等。  学校供图


“防治学生欺凌,在学校以预防为主。”石颖介绍,校园里最容易发生欺凌事件的地方是卫生间。为了防控无死角,学校设置了“无缝式导护师”,每个课间都有老师在楼道里值守,可以随时观察学生情况。同时,学校还在班级中征集学生“志愿者”,他们在卫生间如果遇到同学打闹等情况,第一时间告诉值守老师。


师德第一,重视教师培训、考核


“无论是新教师入职,还是新学期开学,我们都会有老师的师德培训。”石颖认为,只有老师在思想上做到重视每一个学生,才能在工作中做到公正公平地对待他们,才是真正把未成年人保护法落到实处。


近日,玉泉小学在教师的考核评价中增加了一条,教师不能在公共场合公开批评指正学生,同时也不能高声批评学生。“面对面的批评、教育都是可以的,但一定要在一个适合的场合。”石颖表示,学校在教师相关规章制度中也写明了这一点,同时还把落实情况纳入考核。


此外,玉泉小学的法治副校长进校园活动,也进一步加大了对青少年的普法力度。


“我们学校校区比较多,一共聘请了四位法治副校长,有派出所警察、也有律师。”石颖表示,法治副校长进学校之后,带来了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多部法律的普法课堂,“从去年9月开学到现在,大型普法讲座已经开展了两三次。级部课程中,每周都有一节普法课。”

 

建立防欺凌制度、提供心理援助


公布校园欺凌治理的电话号码、建立心理特需生管理制度……近年来,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小学(以下简称“体育馆路小学”)通过建立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实施方案、提供学生心理援助等方式,保障学生身体与心理的健康。


建立制度预防学生欺凌、教师体罚


在体育馆路小学德育主任陈进仓看来,建立学生保护相关制度是学校工作的重点,“制度保障是第一位。”


2020年9月,体育馆路小学发布了关于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具体举措包括利用校园网、黑板报等向师生、家长广泛开展校园反欺凌教育宣传;公布校园欺凌治理的电话号码,并由学校德育处对班主任进行宣传培训、教学处指导任课教师授课中渗透校园欺凌教育点等;加强对教职员工的师德师风教育,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如何将上述规定落到实处?陈进仓表示,一方面,学校针对未保法中的内容,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对教师进行培训。另一方面,如果教师违反师风师德,给学生造成压力甚至伤害,学校将依据绩效管理中的规定对教师进行相应处罚。如事件情节严重且教师认识不到位,学校将采取“一票否决”制,停止其教学工作。


此外,为进一步保障学生权益,学校于2020年9月公布了《体育馆路小学学生申诉制度》。如果出现学校、教师或其他人员侵犯学生的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等情况,在校学生及其监护人或代理人可以向学校各职能部门和任课教师提出申诉。


心理疏导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新修订的未保法中提出“学校应当根据未成年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进行社会生活指导、心理健康辅导、青春期教育和生命教育”的要求。


“对孩子的心理援助很重要。”陈进仓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在成年人眼中的小事,在孩子看来是大问题。基于此,该校成立了“阳光之桥”心理咨询室,学生遇到困难后,可以找心理咨询师倾诉。


此外,针对心理特需生在日常融入集体、同伴相处等方面遭遇的困难,学校要求班主任排查、了解后上报特需生名单,分类建档后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关注,同时心理咨询教师应对学生进行辅导。


陈进仓表示,未来学校还将强化心理健康的管理,不断丰富学生的法制教育课程。

 

实施卓越计划、引入诊断及申诉机制


为了让教职工更加明确自己的行为边界、让学生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北京市第十八中学教育集团旗下各校开展了包括实施卓越计划、引入诊断及申诉机制、成立宣讲团等在内的一系列活动,助力未成年人保护法落地。


建设法治基地、成立学生宣讲团


5月26日,在北京市第十八中学附属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十八中附小)的15名小小宣讲员的带领下,同学们走进“法治长廊”,了解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知识。


2021 年 5 月 26 日,北京十八中附小法治展板前,学生法治宣讲团成员进行有关《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的宣讲。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摄


十八中附小副校长黄雅琴介绍,作为丰台区第一所法治教育基地小学,在丰台区司法局、区教委等单位的支持帮助下,十八中附小落成了法治园地,涵盖了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惩戒规则等内容。


法官给学生解读了新修订的未保法,还选出三十多名学生组成了宣讲团。这些宣讲员都是十八中附小三至六年级学生,负责给同学们讲解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引入诊断预防及申诉机制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方庄校区德育主任陆文喜介绍,学校在2016年引进了自我诊断项目,每学期进行一次教育教学诊断,诊断维度包括校园安全、同伴关系、校园文化等,学生匿名填写,根据数据分析问题。


陆文喜表示,学生之间的矛盾从表面很难察觉,但孩子更倾向于通过匿名问卷表达内心诉求,诊断有助于提前预见校园欺凌、学生心理问题等,帮助学校明确问题所在、需采取的策略,及时启动预防机制。


此外,陆文喜介绍,十八中方庄校区每个班还设置一名学生安全员。如发现班级门窗损坏、同学之间闹矛盾等,学生安全员都要第一时间反馈给班主任。


2018年4月,该校还成立了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学生和家长如果对惩戒结果不信服,可以通过该委员会进行申诉。今年6月末,学校将制作模拟申诉样本,让所有学生知道遇到类似问题如何通过申诉委员会来维护自身权益。


“卓越计划”让教职员工先懂法


“首先教职员工懂法,才能更好地保护好未成年人。”为了提升学校教职员工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十八中教育集团启动了“卓越计划”,聘请专业人士,通过讲座、培训、专题报告等形式,让全体教职员工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小学生教育惩戒规则等相关法律法规。


今年3月,学校邀请了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的刑诉法法官,以他们在法庭上遇到的家校矛盾、未成年人犯罪等案例为样本,为学校全体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做相关培训。


此外,该校今年聘请了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李继征作为北京市第十八中学教育集团的法治校长,接下来,将为学校制定定期入校计划,面向孩子和家长,讲解未保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让孩子们了解自身权利,也让家长更明确家庭保护应承担的责任义务。


与此同时,该校还逐渐建立起全员导师制及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如邀请相关领域的学生家长参与学校的安全教育和法治教育;邀请法官、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走进校园,或带领孩子们到法院、检察院参观,接受法治教育等。


新京报记者 杨菲菲 冯琪 吴苹苹 戚望 校对 翟永军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专题

新未保法施行,保护少年的你

相关推荐
交通运输部:司机行程码绿色带*号,符合“一证两码”要予以放行
时事
汇总│中小学返校、出京……北京发布8条“从严从紧”防控举措
时事
中国品牌 十年筑基|新需求升级新消费,大市场培育大品牌
食品
以更优营商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
时事
社保待解 灵活就业如何“轻骑”?
科技
“风雨”里的外卖骑手:“单王”月入万元,众包之困待解
科技
国家发改委: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财经
银保监会发一季度银行保险业成绩单 逐一回应社会、机构关切热点
财经
交通既是大动脉也是生命线,唯有互通才能共赢
财经
当前中国经济十问
第一看点

新京报新闻报料电话:010-67106710 (24小时)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