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副中心重大工程建设打造智慧工地,用上焊接机器人等智能设备
新京报 记者 张璐 编辑 樊一婧
2021-05-26 10:49
副中心建设将推进BIM技术深入应用,研发推广智慧建造平台。

新京报快讯(记者 张璐)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布会今天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副中心重大工程建设将打造智慧工地,通过焊接机器人、安全帽定位系统等智能设备应用场景,提升施工效率,降低安全风险。

 

副中心工程办临时党委副书记、总工程师陈晓峰介绍,副中心一大批关系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标志性工程有序推进:行政办公区一期建成、二期正在加快建设、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实现开园运营、北运河北关闸至甘棠闸段实现游船通航、北京学校小学部及黄城根小学投入使用,绿心三大建筑、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新校区、北京安贞医院通州院区、轨道交通22号线、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及东六环路入地等文化、教育、医疗、交通等重点领域项目进展顺利。在接下来的“十四五”期间,城市副中心将掀起建设新高潮,加大重点民生工程调度,推进城市副中心城市框架基本成型。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已历时五年,副中心工程建设在一期工程中应用大量先进技术、工艺、材料和设备,取得了一系列绿色节能、环保低碳、智慧高效的建设科技成果。其中,绿色及装配式建筑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BIM 智慧建造技术、综合管廊、绿色施工技术等均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共形成“钢套管预留施工方法”等专利26项。在充分汲取行政办公区一期工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副中心工程办在二期工程及市级重大工程中持续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实现新发展理念在城市副中心应用落地。

 

副中心建设将推进BIM技术深入应用,研发推广智慧建造平台。在行政办公区采用地热能耦合传统能源调峰的供能形式,以地源热泵为主,多种能源优势互补、节能高效。运用“智慧运维控制系统”,通过监测地下热源的动态“峰谷变化”情况,自动调节系统运行,达到最高效节能目标。该系统在硬件、软件方面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同时打造智慧工地,推进机器人等智能装备设备应用场景,通过AI识别、焊接机器人、地坪抹灰机器人、安全帽定位系统、塔吊运行监控及可视化吊钩等智能设备应用场景,提升施工效率,降低安全风险。推进建筑材料绿色循环利用,在技术指标符合设计要求、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于室外人行道、下沉广场、绿道、室外绿化停车场、路基垫层等部位全面使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政府投资工程率先引领示范,不断推进大型公共建筑、示范区项目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实现建筑垃圾源头大幅减量,推进副中心“无废城市”建设。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陈荻雁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璐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第一看点
人民日报头版报道:加快打造新时代创新高地创业热土——雄安新区“聚要素之年”发展观察
新京号
芜湖市政府重要通知!
新京号
芜湖10位了不起的企业家专访来了!
新京号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
第一看点
财政部发布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
第一看点
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拟表彰对象名单公示 樊振东等入选
第一看点
副中心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开局良好
北京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的通知
新京号
北京城市副中心未来建筑科创中心工程封顶
北京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