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人到中年,贾樟柯变了吗?
新京报 编辑 王青 罗东
2021-05-25 10:37
​白睿文是英语世界最早研究贾樟柯的电影学者之一。本期反向流行,我们邀请他跟大家聊一聊大片扎堆的今天,我们为什么更需要贾樟柯。欢迎返回“文化频道”主页,进入《人到中年,贾樟柯变了吗?》页面,打开《反向流行x白睿文(音频)》收听本期播客音频。

从贾樟柯的第一部作品《小山回家》到现在,足足过去了26年。26年,也正好是《山河故人》的故事时间跨度。


26年以来,贾樟柯从一个“地下电影”的领头者,成为当今中国享誉世界影坛的作者导演之一。他的作品几乎串起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变迁史。我们在他的电影里回望熟悉又陌生的故乡,经历普通人的命运浮沉。某种程度上,我们的生命因他的电影而得到延伸。


贾樟柯电影《小武》(1998)剧照。


当时间向前,萦绕于贾樟柯周身的话题也变得复杂起来。有人说,《世界》之后的贾樟柯创造力殆尽,不断重复自己,沉溺于符号堆砌的游戏。但也有人说,贾樟柯依然保持着他电影的“口音”,他的关怀依然未变。有人指责贾樟柯的“人设”崩塌,被资本收编,也有人相信贾樟柯的知识分子立场依旧。


如何解读贾樟柯26年以来的创作历程?又如何理解他自身在时代浪潮中的身份变换?更重要的是,当中国电影经历市场化与工业化的洗礼,艺术电影将走向何方?而我们,是否还能迎来“第二个贾樟柯”?


近期,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东亚系教授白睿文的新书《电影的口音:贾樟柯谈贾樟柯》在国内出版。白睿文是英语世界最早研究贾樟柯的电影学者之一。本期反向流行,我们邀请身在大洋彼岸的白睿文,跟大家聊一聊大片扎堆的今天,我们为什么更需要贾樟柯。


《电影的口音:贾樟柯谈贾樟柯》,[美]白睿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4月。


本期主播  

青青子,《新京报书评周刊》记者、编辑。

徐悦东,《新京报书评周刊》记者。


本期嘉宾


白睿文,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东亚系教授兼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哥伦比亚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和电影学博士。著有《光影言语:当代华语片导演访谈录》《乡关何处: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煮海时光:侯孝贤的光影记忆》《痛史:现代华语文学与电影的历史创伤》《电影的口音:贾樟柯谈贾樟柯》等。


本期播客内容包括:


如何理解贾樟柯电影中的“口音”? 

贾樟柯的汾阳是中国电影的新地标

华语艺术电影的三次新浪潮

如何给贾樟柯的电影作品分阶段?

小武是中国电影历史上最难忘的一个角色

商业片的崛起与艺术电影的失落

贾樟柯为什么退出平遥电影节?

步入中年的贾樟柯与他的身份转变

如何理解新一代独立电影导演?


*欢迎返回“文化频道”主页,进入《人到中年,贾樟柯变了吗?》页面,打开《反向流行x白睿文(音频)》收听本期播客音频。为了方便大家收听长节目,反向流行已经在小宇宙、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等多个音频平台上线,在以上平台搜索“反向流行”也可以听啦!


本期主播 | 青青子、徐悦东

音频剪辑 | 张婉琪

编辑 | 青青子 罗东

校对 | 付春愔

题图出自电影《小武》剧照。

相关专题

人到中年,贾樟柯变了吗?

相关推荐
大戏看北京3月24-30日文艺资讯丨京剧《齐白石》展巨匠人生
娱乐
时间和纸上,写一些新的符号
文化
老舍剧场微影评 | 电影《不止不休》:新闻人的信仰与坚守
新京号
第17届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成立,运动员共284人
时事
管虎:把狗当生命对待,别当宠物丨对话
娱乐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