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倡导自行车出行,是城市治理理念的升级 | 新京报社论
新京报 编辑 马小龙
2021-05-24 22:50
只要呼应了公众需求,不管是宏观层面的治理,还是微观层面的改进,都是城市治理理念的升级。

自行车专用路开通后,受到市民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培育了一大批“通勤铁粉”。图片来源: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文 | 社论


随着市民对自行车出行需求的增加,以及低碳出行理念的流行,北京对自行车路权的重视程度正在逐步提升。


两年前,北京市首条自行车专用路的开通曾引人瞩目。据新京报报道,北京市交通委的数据显示,开通两年来,这条曾经引人瞩目的自行车专用路累计通行量已超过318万人次,累计碳减排超过800吨。


与此同时,北京二环路沿线慢行系统的改造升级工作,也预计于今年6月底可全线完工。届时,二环辅路的非机动车道宽度将从2米左右普遍提升至3米以上。


无论是两年前“首条自行车专用路的开通”,还是如今二环辅路非机动车道的“悄悄”拓宽,这背后体现的都是北京城市治理理念的升级——低碳、绿色、环保,正在成为一种风尚。


近年来,随着城市治理的改善,以及市民生活观念的变化,绿色出行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在众多的出行方式中,许多市民开始将自行车作为日常重要的代步工具。


从接送孩子上下学,到通勤上下班,再到出门逛街……自行车成为市民出行的重要选择。


当然,这背后除了低碳出行的理念之外,也有现实因素的驱动:孩子就近入学,开车、乘坐公共交通不值当,自行车就成了最方便的选择。对通勤族而言,地铁和公交也未必“直通单位”,这“最后一公里”就由更为灵活的自行车替代。


据新京报报道,近年来,北京市骑行人数显著增长。数据显示,2019年,北京市自行车骑行量达到5.4亿人次,占比为6.4%。


巨量的骑行数据背后,对应的是市民刚性的出行需求。这也意味着,原有的公共交通网络布局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以为骑车族腾空间,保路权。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从开通自行车专用路,到二环路沿线慢行系统升级改造,北京在公共交通网络上的一系列“加法”,就是为了呼应公众骑行的“新趋向”。在绿色出行之外,这又体现了城市管理者之于民生的公共关怀。而本质上,这也是另一重城市治理理念的升级。


事实上,北京对自行车道的改进,对骑行的倡导,也正契合了国家政策的宏观大势。今年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意味着,接下来无论是从整个国家的治理层面,还是从每座城市的治理细节完善上,都要在碳排放上“做减法”。


而具体到北京,北京市“十四五”规划也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倡导自行车出行,显然就对应着“绿色北京”的目标。某种程度上,市民骑行的风尚,也在践行着“人文北京”的理念。


自行车出行,在世界范围内也正在成为一种流行。据媒体2018年报道,全球自行车每年需求量就在1.1亿辆左右,骑行人数约占总人口的15%,总骑行人数超11亿。骑行正在成为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在被称为“自行车之城”的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数据显示,2016年,这座城市自行车的数量就超过了汽车。


低碳出行,涉及整座城市的交通网络的系统性管理。北京一直以来提倡公共交通优先,到如今专门设置自行车专用路、拓宽城市慢行系统,这背后都秉持着同样的公共治理理念,即绿色环保,民生至上。


就此去看,只要呼应了公众需求,不管是宏观层面的治理,还是微观层面的改进,都是城市治理理念的升级。

编辑:马小龙   校对:贾宁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专题

慢道骑行北京城

相关推荐
北京将制定机动车“限油推电”政策,设置低排放区与超低排放区
北京
国办:在各大中城市科学规划建设基地,确保应急状况下及时调运物资
第一看点
北京无障碍出行困境破题进行时,多项服务规范正相继出台
北京
清华大学邵磊:打造无障碍环境,让更多人从“奥运遗产”中受益
教育
“双碳”再入政府工作报告,低碳发展走何路径?|关注2022
时事
到2025年,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力争达到1000公里
北京
重磅!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全文公布
北京
北京推出共享单车新规,多次违停将被三家平台共同限制使用
北京
北京:共享单车停放将出新规,多次违规停放者将被限制使用
第一看点
第5部航天白皮书《2021中国的航天》发布(全文)
第一看点
热门评论
139****6889
7天前
回归本来是民生,是环保,是健康,是碳中和或低碳等诸方面的必须。当一种趋势到頂点后,就会显現捌点。我國已成為汽车大国,但每一國民并非时时刻刻都需要汽车出行,让方便成为自然,让习惯成为自然。不为颜面,只为实用,只為环保,只為健康。

新京报新闻报料电话:010-67106710 (24小时)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