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京报讯(记者 戴轩)甘肃白银山地马拉松事故已有21人身亡。救援指挥部称,当天赛段局地气温骤降,有参赛人员出现失温。失温有多可怕?据北京急救中心科普,当人体体温度降至30℃,就会进入“冰人”状态。失温严重可带来死亡风险。
据介绍,人如果长期暴露在户外,备受寒风冷雨侵袭,保温不足的情况下会出现“低体温症”,有致命危险。
低温症又称为失温症。人的正常体温是37℃,但是如果人体长期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中,没有保暖措施,核心体温就会下降到35℃以下,情况严重会导致死亡。这种情况多见于老人和新生儿。
当人体体温降到32℃的时候,身体会进入“冬眠”的状态,关闭手臂和腿部的血液流动,急剧降低心跳和呼吸频率。
人体体温降到30℃的时候,身体的新陈代谢几乎停止,出现“冰人”状态,看似死亡。
造成人体患低温症主要有两种情况。首先是暴露型低温症,主要发生于户外活动期间,特别是发生在天气易变的野外,还有可能是因为旅行者迷路、受伤的情况,在寒冷的环境下没有适当保温,造成热量逐渐散失,又没有食物供给,就会发生低温症。
其次是浸泡型低温症。在所有的天气状况下,身体在水中浸泡时间过长,导致热量快速丧失。这种低温症发作速度非常快,因为身体在水中散热速度是空气中的25倍。如果水温降到10摄氏度以下,没有热保护装备,人体在30分钟后就会丧失自救能力。
低温症的症状,包括颤抖、说话含糊不清、举止奇怪、视力模糊、瞳孔放大、失去方向感和协调性。
如何预防失温?
北京急救中心介绍,在寒冷的湿润环境下,打底衣要选择排汗快干的布料,能迅速带走皮肤上的水分,外套选择防风抗寒材质。
保持身体健康,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在寒冷湿润的环境中,可选择高热量的食物。
野外活动前,准备好化学加热袋和温度计等物品,以防万一。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知道自己的极限,避免体力透支。
如果身边有人患有失温症,首先应当把患者转移到温暖的室内,脱去患者身上的湿衣服,穿上干燥、厚实的衣服保暖;温暖人体重要部位,可使用电热毯、暖水袋等,如果没有条件,也可以直接用体温为患者取暖。
给患者喝一些温热的水,帮助患者提高体温,但不能喝饮料,尤其不能喝含有酒精的饮品。
在患者体温升高后,密切注意患者身体状况,一定要换掉汗湿的衣服和被子,保持身体干燥。
严重的失温症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的情况,这时需要用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并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等待救援。
新京报记者 戴轩
编辑陈琳 校对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