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我国高血压患病人群约2.7亿,与高患病率相比,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51.6%,45.8%和16.8%。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这些血压的常见误区,你中招了吗?
误区一:高血压遗传,控制也没用。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李彬:高血压的发病因素中,遗传很重要,却不是唯一决定因素,也不能因此放弃对其他可控因素的改善。比如低盐低脂饮食、理想的体重、避免精神紧张,戒烟等,都可以减少高血压的发生或者有助于控制血压在理想状态。
误区二:没症状,血压就是正常的。
李彬:高血压的症状因人而异。有些患者在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有些患者只要血压高于正常,就会有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出现。即使没有症状,长期的高血压状态会对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产生损害,所以没有症状的高血压也要提高重视。
误区三:是药三分毒,尽量不吃药。
北京安贞医院干部保健心内科主任医师刘巍:医院给患者开的药物都是经过大规模临床实验证实的,这类药物不但能起到降压的效果,还能够降低病人的死亡率。只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一般不会对肝肾功能产生明显不利影响,老百姓可以放心用药。
误区四:血压增高就需要立即服药。
刘巍:收缩压在120-139mmHg,舒张压在80-89mmHg,这种情况为有高血压基础,还不能诊断为高血压。收缩压在140-159mmHg,舒张压在90-99mmHg,如果是第一次诊断为高血压,可以采取生活方式调节,暂不吃药。如果收缩压超过160mmHg,舒张压超过100mmHg,需要立刻开始服药。
误区五:血压降下来,就可以停药。
中日医院心脏科主任医师郑金刚:高血压不是感冒,会伴随终生,部分高血压患者开始服药后有一段“蜜月期”,即血压下降到正常范围且能维持一段时间。这部分患者可以暂时停药,但要密切监测血压,等“蜜月期”过去,血压可能会再次上升,患者需要根据血压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误区六:一旦吃药就必须终生服药。
郑金刚:高血压患者在用药一段时间、将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后,如果能辅之以生活习惯的改善,包括减少盐的摄入、保持适量运动等,是有停药可能的。并不是所有患者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就能控制血压的,生活方式的改善是治疗高血压基础,当这种改变达不到改善目的时,应及时进行药物治疗。
新京报记者 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