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擦亮“中国品牌”,助力“双循环”
新京报 编辑 王言虎
2021-05-10 09:42
讲好中国品牌故事,以品牌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中国品牌日”官网截图。


5月10日,第五个“中国品牌日”如约而至。

 

以“中国品牌,世界共享;聚力双循环,引领新消费”为主题的2021年“中国品牌日”活动,也将于5月10~12日在上海举行。一大批国货精品将集体亮相,全面展现我国品牌发展新成果新形象,扩大自主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品牌发展是兴国之策、富国之道、强国之法”。一件精致文创,一个国之重器,中国品牌是一根标尺,量出的是我们科技发展的广度和人文底蕴的深度。

 

设立“品牌日”,以节日之名为品牌发展赋能,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承诺。讲好中国品牌故事,不仅是给中国品牌一个集中宣传展示的契机,背后传递出的更是一种殷切的期许。

 

自2017年国务院批准将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以来,全社会进一步凝聚了品牌发展的共识,传播了品牌发展理念,营造了品牌发展的浓厚氛围,持续推进了品牌建设。我们欣喜地看到,国人对中国品牌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一大批科技含量高的中国品牌,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

 

当下,我们正处于“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时间点上,弘扬中国品牌也被赋予了崭新的意义。

 

要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既离不开供给侧技术与产业的创新,也离不开需求侧的消费升级。而品牌作为连接两端的“支点”,当仁不让就要发挥杠杆撬动作用,在科技创新的带动下,努力成为双循环的“核心驱动器”。

 

如果说“中国品牌,世界共享”体现的是格局和气度,那“聚力双循环,引领新消费”指引的就是目的和路径。

 

弘扬中国品牌,要回到企业和产品本身。加强品牌建设,打造高端品牌,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需要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持续发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我国产业品牌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弘扬中国品牌,需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为品牌注入社会价值,发挥品牌打造美好生活愿景的作用。

 

弘扬中国品牌,还需要企业打造蕴含中国美学价值和价值观的品牌。一个民族和国家的人文底蕴是企业品牌建设不竭的美学创意源泉。

 

当一个品牌不仅能满足人们的实用需求,还能表现出丰富的美学内涵,随之而来的除了其在国人心目中美誉度的提升,还有“世界共享”的气质和能力。

 

擦亮中国品牌,引领消费升级,让越来越多的品牌成为“世界共享”,靠的是创新、品质和担当,“品牌日”只是一个起点。

 

陈静(新京报资深评论员)


编辑:王言虎  校对:王心

相关专题

晒一晒,多少国货在身边

相关推荐
第六届苏州科学家日暨国际科学家苏州圆桌会举办
新京号
恭王府又发布新服饰,青年演员毛晓彤等现场演绎穿搭
北京
毕马威:中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4.3%
科技
聚焦贝壳财经年会金融议题:创新引领发展 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
财经
京华文脉讲师团召开工作座谈会
新京号
通知|第十一届“北京榜样·最美义工”推荐实施方案
新京号
五粮液再度参与APEC全球推介会,相聚世界、共酿“和美”
消费
人民网点赞威海: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
新京号
2024年果蔬交易1410亿元,首衡集团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消费
从“添平安”到“享平安”,中国平安“三省工程”持续创新升级
商讯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