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灯市口小学被评为“北京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特色学校”
新京报 记者 戚望 编辑 苏季
2021-05-08 23:20
在扎实探索丰富的、有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基础上,灯市口小学被评为“北京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特色学校”并获授牌。

新京报讯(记者 戚望)投壶、快板、书法、古琴……5月8日上午,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小学的孩子们展示了学校各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扎实探索丰富的、有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基础上,灯市口小学被评为“北京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特色学校”并获授牌。

 

当天,北京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特色学校课程观摩研讨会在灯市口小学举办。该校带来27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展示课,涵盖北京中轴线文化、冬奥文化、博物文化、党史教育、戏剧教育、劳动教育、节约教育等内容。

 

灯市口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校长滕亚杰表示,学校一直倡导“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在该理念的指导下,学校打开课堂的边界,为学生打造了立体化的学习空间,打造了七大类、60余门校本自主选修课程。

 

每周,灯市口小学都会开放半天时间,实行走班制,让学生自主选课学习。在媒介素养课程中,学生学习拍摄照片、视频,提高审美素养,并通过小组合作体验小编剧、小导演、小摄像、小记者、小剪辑师等不同角色,运用到学校的活动宣传中。在人工智能课程中,学生通过数学、语文、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知识进行编程,利用红外线传感器和数学统计原理,制作智能存钱罐。

 

此外,灯市口小学还开设了大量综合实践课程。据滕亚杰介绍,学校每周还会开放半天时间用于学生的自主探究实践。3年来,共围绕“外卖的调查与研究”“畅游京杭大运河”“探寻饮品的奥秘”等37个主题,开设发展性课程11500余节次。学校大力开发戏剧实践的课程,5年内,学校开设了戏剧表演、形体舞蹈、英文戏剧剧本赏析、即兴表演等5大类戏剧课程,共计11007节次。

 

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钟祖荣在点评中表示,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而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践教育,更有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钟祖荣建议,教师可以多激励孩子谈一谈每次实践课程之后的收获、体会,帮助孩子实现内心的成长。


新京报记者 戚望 校对 张彦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戚望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祝贺 | 东城教师在全国、市级评选中光荣上榜
新京号
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丨东城区优秀教学成果展第五期
新京号
北京首届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学习成果十佳示范项目公布
教育
北京市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方案发布
新京号
北京市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方案发布
第一看点
平谷区发布教育高质量发展15条措施,将建设5所特色学校
北京
北京中小学校秋季开学起开设AI通识课,每学年不少于8课时
教育
火热接力中,北京海淀中小学校如何打造人人都参与的“班超”?
教育
北京推出中小学“体育八条”,如何让“流汗的体育课”天天见?
教育
清华附中房山学校正式揭牌,高中部校区已开工建设
教育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