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毒素含量超出安全标准,近期不要食用海虹
新京报 记者 王思炀 编辑 李严
2021-05-01 14:44

新京报讯(记者 王思炀)新京报记者5月1日从“秦皇岛发布”微信公众号了解到,秦皇岛市海洋和渔业局发布关于食用海虹的预警通告显示,海虹中的麻痹性贝类毒素含量已经超出安全限量标准2倍以上,食用极易引起中毒,提醒市民最近不要食用海虹。

 

“海虹”又称贻贝,是北方常见的一种食用性贝类,双壳黑褐色。近年来,北方沿海县市发生多起因食用海虹引起的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事件。海虹的麻痹性贝类毒素是由于海虹摄食有毒藻类在体内蓄积毒素造成的。根据近几年的监测,海虹麻痹性贝类毒素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从3月下旬随着气温的升高,海虹体内麻痹性贝类毒素含量逐渐升高,6月降至判定限量值以下,现正处于上升期。

 

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秦皇岛市海洋和渔业局近期检测结果显示,贻贝麻痹性贝类毒素含量已经超出安全限量标准2倍以上,如果食用极易引起中毒,会导致人出现四肢肌肉麻痹、头痛恶心、流涎发烧、皮疹等症状,严重的会导致呼吸停止。为防止海虹中毒事件的发生,秦皇岛市海洋和渔业局在预警通告中提醒市民近期不要采集、买卖、食用海虹。一旦发生食用海虹出现中毒症状后,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往年4月-5月,辽宁、河北、福建等多地都曾发布海虹消费提示。其中,唐山市市场监管局指出,购买海虹等贝类水产品时,应尽量避免来自赤潮地区的贝类。赤潮高峰期时,不要采捕和购买食用野生贝类,其他时期则要到信誉良好、有检测证书的商家购买,烹饪时应先除去内脏。

 

新京报记者 王思炀

编辑 李严 校对 危卓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王思炀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强度弱的台风,影响就小?7月“科学”流言榜解答
时事
一碗下肚,中毒变“紫”了!这道菜很多人爱吃……
新京号
市场爆发式增长的背后,关于魔芋的7个真相
消费
一觉醒来,女子突然确诊!这种水果过量食用或可致死,最近大量上市……
新京号
新闻多一度 | 手串也成健康杀手 能量石暗藏哪些“杀机”?
时事
不要吃!含剧毒!无解药!
新京号
秋田满满面粉有老鼠异物?品牌方否认生产线带入,代工模式受质疑
消费
卧底华莱士两家门店:过期食材换签续命,炸油酸价超标易引腹泻
时事
22人健康证系伪造,绝味食品再陷食安漩涡
消费
《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发布
第一看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