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垃圾分类一周年,北京公布成绩单
新京报 记者 戴轩 编辑 白爽
2021-05-01 12:50
分类效果超出预期。

新京报快讯(记者 戴轩)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已一年。今日(5月1日),北京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共有1.3万余个小区、3000余个村执行垃圾分类,去年生活垃圾日均清运量比2019年下降超两成,分类效果超出预期。

 

垃圾分类居民参与率达九成

 

在朝阳区阳光新干线小区,垃圾桶的拉环背侧安上了小挂钩,用于固定垃圾桶盖、便于居民腾出双手破袋分投垃圾,这是北京正式推行垃圾分类一年来发生的变化。

 

市城管委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家庭厨余分出量3878吨/日,比《条例》实施前增长了11.6倍。餐饮单位厨余垃圾分出量1795吨/日,厨余垃圾总量达到5673吨/日。可回收物分出量4382吨/日,比《条例》实施前增长了46.1%。家庭厨余垃圾分出率从《条例》实施前的1.41%提高并稳定在20%左右,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7.5%。

 

从数量上看,2020年,北京生活垃圾日均清运量2.2万吨,比2019年的2.77万吨下降20.42%。2021年前4个月日均清运量2.06万吨,比2020年进一步下降6.36%,比2019年下降25.6%,日减量7100余吨。减量效果相当于少建了2座日处理3000吨量级的阿苏卫焚烧厂,仅拆迁、土建等一次性投资就节省200多亿元,节约了土地资源,从源头上减少了环境污染和碳排放。

 

北京1.3万余个小区、3000余个村、11.7万个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执行垃圾分类相关规定。根据抽样调查和现场检查结果,居民知晓率98%、参与率90%、准确投放率在85%左右。

 

将专项治理垃圾清运不及时,诉求量排名靠前跟踪督办


目前,北京适应分类需求的投放、收集、运输、处理设施体系基本建立,初步实现整体重塑和城乡覆盖,生活垃圾处理能力3.38万吨/日,其中,焚烧能力1.77万吨/日,生化能力8230吨/日,基本满足分类处理需求。


不过,二次分拣仍然存在,居民自主分类习惯尚未完全养成,区域和小区间差异较大。此外,餐饮服务单位厨余垃圾、外卖餐盒、商品包装等方面仍需加大减量力度。市民在垃圾清运不及时、桶站日常维护不到位、大件及装修垃圾乱堆放等方面的诉求量仍然不少。


下一步,市城管委将通过社区(村)入户回访,上门听取意见,提供指导。继续通过桶站值守、上门指导、积分奖励、“红黑榜”、城管执法进社区等措施,促进市民自主分类习惯养成。优先在居民自主分类好的小区试点推广可降解垃圾袋,通过扩大试点使用范围,逐步降低购置成本。深入开展垃圾清运不及时专项治理,对诉求量排名前20的街道(乡镇)跟踪督办。


新京报记者 戴轩

编辑 白爽 校对 危卓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戴轩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李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住房租赁条例》
第一看点
《住房租赁条例》全文公布,9月15日施行,专家解读→
新京号
业主起诉物业账目不透明,法院:物业费账单、公共收益等需公示
时事
标注城市文明新高度
新京号
一座跨省航空新城的协同发展故事
新京号
“你在城市摆渡,后方我来守护”,美团袋鼠公益织密骑手关爱网
消费
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成效和经验
时事
一周碳要闻:半年时间,4大氢能愿景基本实现(碳报第141期)
财经
中办、国办印发《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
第一看点
头条 | 全文!中办国办印发重要实施方案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