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打破时空限制、促进教育公平,教育界人士共议校内外信息化共建
新京报 记者 杨菲菲 王贵彬 编辑 缪晨霞
2021-04-17 11:00
4月16日,在新京报主办的2021新京智库春季峰会教育论坛上,教育部科技与信息化司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安全处处长任昌山,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王教凯,洋葱学院联合创始人、CEO杨临风围绕“校内外信息化共建”展开讨论。

新京报讯(记者 杨菲菲)目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程度如何?如何避免单纯追求技术忽略教育本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416日,在新京报主办的2021新京智库春季峰会教育论坛上,教育部科技与信息化司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安全处处长任昌山,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王教凯,洋葱学院联合创始人、CEO杨临风围绕校内外信息化共建展开讨论。


在圆桌论坛上,来自教育界的人士共同探讨校内外教育信息化共建的话题。图/摄影记者 王贵彬


教育信息化已实现从起步建设到应用普及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日前,教育部科技与信息化司发布了2021年工作要点,其中明确提出将出台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

在论坛上,任昌山表示,目前,教育部科技与信息化司正在研制教育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和十四五规划,这两个规划已经召开专家论证会,同时,我们还在起草两个政策性的指导文件。一个是关于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目前已经完成了初稿,也征求了相关部门及地方的意见。另一个是制定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过程划分为起步、应用、融合、创新四个阶段。目前我们已经实现了从起步建设到应用普及的过程,现在正在推动深化的基础上,使教育信息化走向融合创新。任昌山表示,互联网+教育是推进互联网及其衍生的相关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实现对教育的变革,创造教育新业态。


对于教育新基建的未来发展,任昌山也作了详细介绍,我们结合教育行业、教育系统的特点,把教育新基建归结为信息网络、平台体系、数字资源、智慧校园、创新应用和可信安全六个方面,体现出新基建的技术迭代、软硬兼备、数据驱动、协同融合、平台聚力、价值赋能的特点。希望通过新基建的推进,有效带动教育系统的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


用信息化手段解决教育问题、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信息化的成果最终要在校园里、课堂上体现。地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个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区域,王教凯对信息技术的作用感受深切,学校很重视信息化教育。在新教师的培训中提出了未来+教育工程,其中一项就是增加学识和现代技术,现代技术主要指的就是信息技术。


王教凯表示,疫情来临时,学校很自然地把信息技术、互联网和教育融合起来,把平台当做一种工具应用在教学中,为教学服务。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每个学部、每个学段甚至每个人都能很好地使用线上教学的手段。所以我觉得信息技术对现在的教育来说是非常有用的。


信息技术最终是为教育服务的,如何避免单纯追求信息技术忽略教育本质?

洋葱学院的联合创始人、CEO杨临风表示,洋葱学院自成立之初,就一直致力于做学校教育的辅助。在杨临风看来,学校要帮助学生打开知识的视野、兴趣,建立正确的思考逻辑,只有这样学生能力才可以不断的唤起,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而教育企业首先要思考学校培养的是什么,才能提供相应的资源、技术和产品,助力校内教育。在未来,什么样的知识适合让学生学,什么样的知识适合让老师教,又有什么样的知识适合师生共创,把这件事情打通后,信息技术就能真正去赋能教育。


我们这几年一直把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工作目标。任昌山表示,从网络环境建设方面,教育部跟工信部一起联合实施了学校联网攻坚行动,让全国的孩子都可以享受网络教育的资源。


此外,针对农村偏远地区的薄弱学校因缺少师资等原因、难以开好国家规定课程的现状,教育部还印发了相关指导意见,通过三个课堂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的方式,帮助贫困地区薄弱学校的老师有效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素养,希望信息化手段成为助力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式。


推进教育信息化须充分发挥政府和企业的作用

   

任昌山表示,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要始终秉持一个核心理念,即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要充分发挥好政府和企业的作用,积极参与教育信息化工作。


去年七月,国家发改委联合了包括教育部在内的13个部门制定了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的相关意见,其中一条就是发展在线教育,提到允许购买并适当使用符合条件的社会化、市场化优秀在线课程资源,探索纳入部分教育阶段的日常教学体系,并在部分学校先行先试。


我们也希望能够有丰富多元的供给,构建出良好的生态,把各方面的作用都能够发挥出来,形成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教育信息化更健康、更有序,更可持续地发展。任昌山强调。


大概十年前开始做教育信息化,给学校捐电脑,铺建网络,那时候就看到了信息化的发展。”在积极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杨临风也明显看到了教育信息化对一线教学信息化发展的推动。他希望,随着相关政策的落地,教育企业可以更好地助力校内教育。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王教凯也表示,希望可以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得到企业的帮助,通过建设智慧校园,让孩子们增加好奇心、想象力,创造美好未来。


记者 杨菲菲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赵琳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杨菲菲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王贵彬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新发展格局与‘十四五’大趋势”—2021新京智库春季峰会

相关推荐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召开
新京号
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第一看点
中共莆田市委重要决定
新京号
重磅!58条,北京公布重要改革任务——
新京号
重磅!58条,北京公布重要改革任务——
新京号
重磅!58条,北京公布重要改革任务——
新京号
重磅!58条,北京公布重要改革任务——
新京号
中共北京市委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北京
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决定,全文来了
新京号
《粤港澳大湾区五周年发展报告》:以建成区域共同市场为目标
财经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