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五棵松体育馆,多视角摄影设备,观众可自由旋转视角欣赏比赛。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新京报讯(记者 吴为)科技冬奥,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冬残奥会提出的愿景。近年来,一批批具有中国技术特色,服务于体育竞赛的同时又能赋予人们生活科技感、智能化的科研项目和产品不断落地。
在此次北京赛区5个场馆的冰上项目测试活动中,除了测试场馆设施等硬件和赛事组织团队等软件外,还新增了一些专业性的测试内容,其中多个场馆就运行云转播等“科技冬奥”重点项目应用场景进行了测试。
服务
机器人进赛场送餐、颁奖
五棵松体育中心作为坐落于北京科技创新重要阵地海淀区的场馆,在此次测试活动中,将科技项目和各领域工作对接融合。
该馆在测试赛期间,智能机器人全程服务了场馆的工作。馆内的智能机器人柔性强、部署速度快,采用“激光+视觉”自助避障导航策略,通过提前确定机器人的行走区域和主题路线后,能让智能机器人在场馆内自由行驶。
这款机器人在测试活动中主要用于体育馆办公区点到点搬运功能,如涉及文件材料、办公用品以及相关物品的搬运工作;完成冰球装备辅助搬运工作。
五棵松体育中心的冬奥测试赛主场馆与训练场馆间距约为150-200米,冰球运动员装备重量大,搬运过程较为费力,通过该款智能机器人跟随功能实现辅助搬运工作,降低工作人员的搬运工作强度。通过智能电子化的设备,数字化提升管理水平,方便管理的同时,减轻运动员、工作人员的搬运工作,节省人力和物力。
按照此次测试活动的统一要求,对场馆内现场颁奖活动要开展全要素、全流程测试。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团队做了三种不同的颁奖形式,第一个是按照奥运元素全流程颁奖。第二个按照无接触要求,因为疫情防控,场馆团队做了一个无接触的演练。
还有一个方案,是尝试了机器人来颁奖。“现在我们藏在箱子里面,等到没有人的时候,它天天会出来演练,我们希望到时候它能够一鸣惊人。”国家速滑馆运行团队常务副主任周秋瑞说。
观看
观众可“自由视角”看比赛
五棵松体育中心在比赛场地周边部署一组摄像机,同步拍摄不同角度的运动视频,实现自由视角欣赏比赛,这是由相关企业联合中科院自动化所研发提供的“自由视角”技术。
该技术还可实现精彩比赛瞬间的“凝固时间”“运动轨迹跟踪展示”“运动数据可视化”等特效功能,为观众提供更精彩的观赛体验。
据了解,该技术还支持运动员和教练员多角度直观回顾他们的训练细节,科学提升训练成绩;还能支持现场和非现场观众通过手机等终端,自由选择比赛精彩时刻的观看视角。
无独有偶,国家体育馆内,北京大学“科技冬奥冰雪VR”项目组成员盛骁杰用手机展示了以“自由视角”观看比赛的新体验。
“在大型的体育赛事中,用自由视角技术观赛,以前还从来没有过。”盛骁杰在手机屏幕上滑动,正在进行的比赛画面就会转换角度,当他选择了一个自己满意的角度时,松开手指,比赛就将以新的角度进行。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其中的一种应用形态,在比赛过程中可以通过若干相机对整个场景进行三维建模,最终输出的是一个可以任意渲染的三维画面。”盛骁杰说,平时大家看比赛只能从一个角度看,现在可以把整个比赛进行三维渲染。
据他介绍,现在看到的画面只用了40个相机,但其实所呈现出来的画面相当于1200多个相机。后续还会有互动的效果,这个效果也正在准备当中。手指滑动手机时,既可以让画面静止以观察某一个比赛瞬间的不同角度,又可以让画面保持流动而不打断比赛,这取决于用户的个人选择。
传播
远程无人混采保证采访实时传输
本次测试活动中,五棵松体育中心通过远程新闻发布厅可实现无人新闻发布。记者通过远程新闻发布厅系统接入与运动员互动交流,同时通过云转播技术将采访同步在云端存储、制作、分发。
远程无人混合采访则包含赛事现场混采区(运动员端)、云转播平台和远端记者三个部分。
在五棵松体育中心,远程无人混合采访基于云转播系统,利用5G网络的高速率、低延时、多并发的特点,保证运动员和记者之间的采访实时传输,规避记者与运动员接触感染风险的同时也减少了因国际赛事周转造成的时间和财力的开销。无人混合采访还可通过即时视频技术,保障记者与运动员流畅交流,同时也提供高品质音视频素材,尤其通过云转播技术可以让记者更加迅速地拿到素材,直接进行直播采访活动。
计时
终点摄像计时精确至千分之一秒
国家速滑馆成绩副经理衣小萌介绍,国家速滑馆这次采用了三套计时计分系统。一是终点摄像,这套系统精确度最高,可达到千分之一秒。二是切光系统,是以运动员刀尖切过切光系统的时间给运动员计算成绩。三是运动员脚踝上会绑一个叫异频雷达的收发装置,按照芯片通过终点线的时间计算成绩。
大道速滑通常会先取运动员百分位的成绩(小数点后2位),如果百分位的成绩出现平局的时候,会调用终点摄像,通过终点摄像的判图来判断他千分位的成绩,然后决定运动员冲过终点的先后顺序。
运动员脚踝上绑的“芯片”如何读取成绩?
衣小萌说:“我们会有一个绑带绑住一个小的芯片装置,再将其绑在运动员的脚踝上,左右脚都会绑。我们会有相应的感应线埋在冰面下面,运动员通过终点线的时候,我们会读取到他们的成绩。”
那么,这个装置会让运动员在滑行时有“不适感”吗?
衣小萌解释,绑带是松紧的绑带,这个芯片非常小,非常轻,是塑料的外壳,所以运动员几乎对它是没有感觉的。
新京报记者 吴为 摄影记者 陶冉
编辑 陈思 校对 贾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