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清明节,让这些电影帮我们了解生与死的真谛丨夜问
新京报 记者 吴龙珍 编辑 吴龙珍
2021-04-04 16:38


答案:从上至下分别为电影《活着》《本杰明·巴顿奇事》《入殓师》《遗愿清单》,对应台词分别为C-D-A-B。


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个主题,尤其是前者,人们往往去亲人的墓地扫墓、寄托哀思。影视剧里有很多对于死亡的探讨,能够让生者坚强,继续往前走。


改编自余华同名小说的《活着》就是一个例子,片中主角一家的人生不可谓不命途多舛,家门败落、时代不幸、亲人意外离世……种种艰难落在他们身上,却仍然能让观众看到其中的力量,“活着”是一种信念。


《本杰明·巴顿奇事》的主角一出生就是个80岁的老人,别人是从年轻到年迈,他是从垂暮到青葱,逆着来的人生让他更深刻地体会到生命的真谛,与相爱的人在一起的重要性。


《入殓师》是人们提到有关死亡的电影的必选项,这是一个送逝者体面离开的职业,虽然蒙受着质疑与恐惧,但他们是崇高而伟大的一群人。经由与前辈们打交道,主角终于领悟死亡的意义。


《遗愿清单》则是两位濒临死亡的老人的最后狂欢,到了快要离世才发现有那么多重要的事没有做,和亲爱的家人还没和解,梦想尚未实现。但还好电影给了我们一个做梦的机会,看着两位老人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编辑 吴龙珍

校对 吴兴发

相关推荐
哲学教授朱锐离世之后
新京号
哲学教授朱锐离世之后
文化
吉马良斯·罗萨:不混圈子的巴西小说家
文化
子规夜半犹啼血:追念傅国涌先生
新京号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 孤岛引路——1941年前后侯仁之的秘密抗战
新京号
金融炼金术的奇迹与泡沫:信用工具如何改写世界历史?
文化
大戏看北京文艺资讯丨话剧《远方的拉萨河》谱写雪域青春史诗
娱乐
杨文利:八十年代的北大先生们
新京号
2024,一个书评媒体的回答
文化
欲求道者 终为何求|《问道江南西》
文化
热门评论
酷鱼_br
7天前
启迪心扉,发人深省,情感婉笃.欣赏佳作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