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天津武清区进京推介创新创业环境,三类人才最受关注
新京报 记者 张璐 编辑 刘梦婕
2021-04-01 16:46
未来五到十年,武清区计划将人口规模发展到200万左右,将吸引来自北京的人才填充。

新京报讯(记者 张璐 实习生 王景曦)今天(4月1日),天津武清区在京举办创新创业环境推介会,并与清华大学举行校地合作交流座谈会。武清区委常委、区委组织部部长高进田称,三类人才最受武清区关注,分别是北京高校毕业生、年轻有梦想的创业者和“北漂”有梦想的青年。


《武清区构建人才全面发展生态的若干措施》日前发布,武清区委书记戴东强称,政策打破过去行政主导、唯学历资历的评价方式,赋予综合贡献大、发展前景好的企业人才自主选择权,做到“谁是人才”由“企业说了算”。用人单位可根据人才的能力、实绩,自主认定A、B、C三类人才,享受相应政策。


据悉,符合六大产业创新平台企业自主认定的A类人才,2年内,可根据本人意愿安置子女入学,分级分档对达到一定贡献的人才给予奖励,最高奖励地方贡献的100%,享受租房补贴支持、京津冀交通枢纽免费商务出行服务,人才及其家庭成员在区内三级医院可享受预约就诊绿色通道服务。


武清区提出要建平台造生态,记者从会上获悉,武清将强化企业、高校院所、研发团队的主体地位,鼓励建设共享平台、共建平台、共用平台,按照平台建设投资额的30%给予补贴,最高补贴500万元。建立“科技创新服务共享平台清单”,支持项目和人才购买使用清单内平台资源,按照服务费的80%给予补贴,最高补贴100万元。


高进田表示,目前,武清区常住人口为120万,在未来五到十年,武清区计划将人口规模发展到200万左右,将吸引来自北京的人才填充。“有三类人才我们特别关注。一是北京高校的毕业生,第二类是年轻有梦想的创业者,特别是双一流高校理工科的人才,第三类就是北漂有梦想的青年。”高进田说,从北京到武清坐高铁只有21分钟,武清有6000家各类企业,每年都有用工的需求,他呼吁北京高校的毕业生可以把武清当做毕业后的落脚点。


今天下午,武清区赴清华大学召开校地合作交流座谈会。据悉,自2014年武清区与清华大学建立校地合作关系以来,武清区在清华大学举办专场招聘会6场,设立“清华之友-武清英才奖学金”,累计资助120名博士研究生;清华大学为武清区输送10余名优秀年轻干部、10余个优质校友项目和一批创新创业人才。武清被评为清华大学社会实践“三星基地”,校地合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新京报记者 张璐 实习生 王景曦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卢茜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璐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京津冀协同发展11年,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正在成型
北京
经济日报头版关注:旭日雄安
新京号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的通知
新京号
全文 |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
新京号
全文 |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
第一看点
北京企业开办全程网办率达95%以上
北京
雄安,一座把创新刻进基因里的未来之城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