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挥拳吧!少年!
新京报 记者 李木易 编辑 李凯祥
2021-03-29 14:20
每个人对于男性的审美标准不同,但邢先生认为当今的中国男性缺少了“阳刚之气”。

△ 两名小男孩作为季赛首战亮相,来自全国的拳友把拳台围得严严实实。采写 / 新京报记者李木易


伴随着“嗤嗤”的呼吸声和“砰砰”的击打声,3月份的一个周末,同为十岁的团子和顺顺在朝阳门附近一家拳馆进行着实战课,2分钟一节的训练要持续8回合。


几个回合下来,两个小男孩都显得有些体力不支,他们通过不停抱住对方来获得一丝休息的时间,而实力略强的一方则一把把对手推开,继续击打……瞬间,两个小男孩的“战斗”成为了拳馆里的焦点,许多练拳击的成年人把拳台团团围住,指挥声,加油声,喝彩声不绝于耳……


△ 团子和顺顺在拳台上进行比赛。


△ 一名小女孩紧张地观看着台上选手的激战。


△ 拳馆季赛后,团子和顺顺赢得了他们都十分看重的奖杯。两人在台下复盘刚才的比赛,几分钟前的对手这时变成了有说有笑的朋友。


练了8个月拳击的团子是一名四年级小学生,新冠疫情暴发后,他每日在家通过网络云课堂上课,很少出门运动,短短半年时间体重由82斤长到了94斤。


去年暑假,为了减肥,团子的家长给他报课学习拳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团子很快就被这项高对抗的运动所吸引,一发不可收拾,有时候一天要上团课、儿童课、私教课、实战四节课,泡在拳馆七八个小时。


△ 团子在上体能私教课,去年暑假他为了减脂而误打误撞接地爱上了拳击。


很快他就拒绝再上儿童课,而是跟着上成人课程,“儿童课强度太低,我要进步快点。”


△ 成人团课上,小男孩一起接受成人力量训练。


△ 成人课后,团子(左)和小伙伴一起练习平板支撑挑战生理和心理的极限。


他对自己的饮食也开始有了要求,少食碳水,鸡胸肉和牛排成为了每日必备,甚至戒掉了薯片和冰激凌。


团子的爸爸患有腰突症,近年有几次和儿子运动导致病情复发。他支持团子多参加对抗性运动也弥补了自己的遗憾。他认为,比起足球、篮球等集体项目,拳击运动在不断突破极限的同时更容易体会个体的挫败感,在男孩的成长中,挫折教育也是必要的。


△ 比赛前,教练阿山在嘱咐团子实战技巧。


△ 教练萨颜在给团子和顺顺讲解实战技巧。


△ 前手直拳、后手直拳、摆拳、勾拳......团子和小伙伴一起进行实战。


△ 上完实战课的团子左眼挨了一拳变成了“熊猫眼”。


△ 实战后,团子的关节都打脱了皮,但他并不在意。


顺顺从上小学起,练拳击、泰拳、柔术等搏击项目四年,是拳馆男孩中的“老资格”。


△ 因为缺乏同级别学员,顺顺被安排和一名成年学员进行实战,对决中,他毫不留情一记重拳击中对方的腹部。


顺顺爸爸邢先生直言让儿子练拳目的就是“强健身体,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现在屏幕上唱唱跳跳,化着妆的‘小鲜肉’太多了。”在追求个性发展的今天,每个人对于男性的审美标准不同,但邢先生认为当今的中国男性缺少了“阳刚之气”。


△ 顺顺放学后在家边的小公园进行训练。


△ 顺顺在上课前做准备运动,他希望一分钟跳绳成绩可以达到200下。


△ 不到十岁的顺顺已经拥有了明显的肌肉线条。


虽然并不指望孩子走专业化道路,但比起“奶油小生”和“妈宝男”,邢先生还是希望儿子将来是一名一身腱子肉的男子汉。


“孩子性子比较急,容易暴躁。练拳之后内心变强大了反而平静了许多。顺顺从小患有哮喘,他妈妈心痛孩子并不支持,但经过多年的训练,哮喘近些年没有再犯,现在孩子妈妈也非常支持他训练。


△ 比赛前,邢先生在为儿子顺顺做拉伸。


△ 实战课刚结束,顺顺的父亲赶忙给儿子补充维生素水,顺顺说,父亲在心里面疼他,但从不表现出来。


△ 一场对战下来,顺顺累得满脸通红,父亲在为他擦去额头的汗水。


刚刚学习拳击不久的游游第一次上课就一口气学习了两堂课,他是西城区一所知名小学的四年级学生,身材壮实的游游练得满头大汗,一声不吭地坚持着每一个动作。


△ 游游第一次来上课就练得满头大汗。


△ 游游来学拳击的理由很简单——“前几天被矮他一头的一个小男孩KO了”。


格斗馆的胡店长表示,今年前来拳馆学习拳击、泰拳、柔术的男孩同比增长了50%以上。他认为,男性青少年学习拳击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培养坚定意志。


图片均拍摄于2021年3月,

文中团子、顺顺、游游均为化名。


-The End-

采写:新京报记者

报纸责编:董玫

报纸图编:刘晶

本文编辑:李凯祥

责校:杨许丽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李木易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顺义青少年:寒假怎么过?来参加志愿服务吧③
新京号
@顺义青少年:寒假怎么过?来参加志愿服务吧②
新京号
@顺义青少年:寒假怎么过?来参加志愿服务吧①
新京号
一周东城教育新鲜事儿丨机器人“面对面”,安全课记心间
新京号
仙游严淞鹏,拟保送高校!
新京号
CT可能导致10万例新发癌症,非必要不做CT?这个最新研究怎么看
新京号
风筝线牵起的时光褶皱:重读《追风筝的人》的神游之悟
教育
【新鲜阅读•书香伴航】新鲜少年讲书人(语文学科)系列展示(六)
小记者
母爱是否有“标准答案”?
新京号
“未来无限”公益活动走进秦岭深处,篮球点燃乡村学子梦想
公益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