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陈雨露谈促进绿色金融发展新举措:完善标准体系、激励约束机制等
新京报 记者 程维妙 编辑 岳彩周
2021-03-07 15:55
陈雨露解释称,所谓“三大功能”,主要是指充分发挥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市场定价三大功能。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 程维妙)近年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一直走在国际第一方阵,在我国明确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后,促进绿色金融发展方面会有哪些新举措?2021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央行副行长陈雨露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央行已初步确立了“三大功能”“五大支柱”的绿色金融发展政策思路,具体做法包括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激励约束机制等。


陈雨露解释称,所谓“三大功能”,主要是指充分发挥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市场定价三大功能。


一是通过货币政策、信贷政策、监管政策、强制披露、绿色评价、行业自律、产品创新等,引导和撬动金融资源向低碳项目、绿色转型项目、碳捕集与封存等绿色创新项目倾斜。二是通过气候风险压力测试、环境和气候风险分析、绿色和棕色资产风险权重调整等工具,增强金融体系管理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的能力。三是推动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碳期货等衍生产品,通过交易为排碳合理定价。


而要发挥好这“三大功能”,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体系“五大支柱”。


陈雨露表示,一是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目前绿色金融统计制度逐步完善,多项绿色金融标准制定取得重大进展,中欧绿色金融标准对照研究工作即将完成,为规范绿色金融业务、确保绿色金融实现商业可持续性、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是强化金融机构监管和信息披露要求。持续推动金融机构、证券发行人、公共部门分类提升环境信息披露的强制性和规范性。中英金融机构气候与环境信息披露试点工作不断推进,试点经验已具备复制推广价值。央行组织研发的绿色金融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信息直连,提升了绿色金融业务监管的有效性。


三是逐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绿色金融业绩评价、贴息奖补等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增加绿色资产配置、强化环境风险管理,有利于提升金融业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能力。


四是不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通过鼓励产品创新、完善发行制度、规范交易流程、提升透明度,我国目前已形成多层次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下一步将继续推动产品创新和市场稳健发展。


五是积极拓展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空间。在绿色金融国际合作方面,我国积极利用各类多双边平台及合作机制推动绿色金融合作和国际交流,提升了国际社会对我国绿色金融政策、标准、产品、市场的认可和参与程度。


对于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的未来,陈雨露称:“从绿色金融发展的角度看,我是比较乐观的。总体来看,当前国际社会更加关注气候变化,也更加相信绿色金融能够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程维妙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李铭


相关推荐
扩大消费是稳增长的最大确定性
北京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
第一看点
碳讨|全国碳市场首次扩围,企业如何抓住机遇、化解挑战
财经
一周碳要闻:全国碳市场首次扩围(碳报第140期)
财经
权威发布|我市召开“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
新京号
财政部发布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
第一看点
两会看双碳:风电改造提速、碳交易更趋国际化……政企正多维发力
财经
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共同富裕,浙江这么干!
新京号
金融“五篇大文章”怎么做?国务院办公厅划定重点领域和着力点
财经
社会资本进博物馆、12商圈启动改造,北京发布157项重点任务
北京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