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刘世锦:低碳、甚至零碳下谋发展 根本上要靠技术
新京报 记者 潘亦纯 程维妙 侯润芳 编辑 赵泽
2021-03-06 22:16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 潘亦纯 程维妙 侯润芳)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碳达峰、碳中和将如何影响中国经济和产业?金融支持绿色低碳会出哪些政策和工具?3月6日,新京报举办2021全国两会经济策论坛,邀请经济和能源领域专家进行讨论。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在这一线上论坛上表示,现在我国人均碳排放量已经有7吨了,不能涨太多,但人均GDP又要从1万美元提升至3、4万美元,这就要求采取低碳、甚至零碳的办法来发展,要解决这一问题,根本上要靠技术,因此,我国可能要面临一个相当大规模的技术转换过程。


刘世锦表示,这种技术有三大特点,一,它应该是高生产率、高附加价值、高技术含量的;其次,应该低排放甚至零排放。第三,与传统的生产方式、工具相比,成本也要低,总结来说,就是高生产率、低排放,低成本,要求听起来相当高,创新不容易,能不能做到?我觉得还是有可能做到的,光伏、风能发电就是很好的例子,过去10年,光伏发电成本降了80%以上,风能发电的成本降了30%以上,这就是下一步技术创新的方向。


刘世锦认为,往后,更重要的是要推动大量绿色技术逐步、更多地涌现出来,不管什么领域的技术,都应该是绿色技术,不是绿色技术是不合格的。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潘亦纯 程维妙 侯润芳 编辑 赵泽 校对 张彦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潘亦纯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全国两会上的“经济声音”

相关推荐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
第一看点
读懂莆田,从“全国最长最火最热元宵”开始
新京号
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拟表彰对象名单公示 樊振东等入选
第一看点
经济日报头版关注:旭日雄安
新京号
雄安新区:未来之城 “新”潮奔涌
新京号
首都电网实现创新发展
北京
从之争到融合,氢能路径开始“一统江湖”
财经
一周碳要闻:氢能路径开始“一统江湖”(碳报第125期)
财经
一周碳要闻:COP29上来自中国的绿色力量(碳报第123期)
财经
一周碳要闻:我们为什么需要一个全球碳市场(碳报第122期)
财经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