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十四五”时期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要高于GDP增长,如何理解?
新京报 记者 吴为 编辑 白爽
2021-03-06 12:31
从业人员人均GDP增速高,说明劳动效率高。

新京报快讯(记者 吴为)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已于昨日在北京开幕,此次会议将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时,谈到着力提升发展质量效益,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并提出“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目标。对于这一目标该作何种理解?


中国劳动学会特约研究员苏海南解释,全员劳动生产率即国内生产总值与全国从业人员的比率。从业人员人均GDP增速高,说明劳动效率高,可反映出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和科技等水平提升,我国产业链由中低端逐步向中高端发展,也有利于国内生产总值这一“大蛋糕”做大及其质量的提高。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GDP增长为2.3%,我国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为2.5%(预计数)。这也显示出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在提高。


苏海南说,如果从业人员人均GDP增速与GDP增速一样,则说明劳动效率未提高,国内生产总值大蛋糕的做大主要靠从业人员数量的增加来实现。

 

“当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劳动参与率逐步下降,国际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同时,我国要继续优化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力争在本世纪中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些都亟须通过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来应对或实现。这正是李克强总理报告提这句话所考虑的因素。”苏海南说。


新京报记者 吴为

编辑 白爽 校对 刘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吴为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两会晚读:两年内将有12名中国航天员进入太空

相关推荐
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释放了哪些信号?| 新京报专栏
观点
我看“十五五”|对话余永定:投资合理增长是实现经济目标的关键
财经
我看“十五五”|张斌:提振内需,收入增长是消费最大信心来源
财经
山东冲击“10万亿俱乐部”,省内第二城竞争再起
时事
郑永年谈关键时期的关键部署
政事儿
我看“十五五”|刘俏:培育新兴产业 制造业比重适度下调是趋势
财经
我看“十五五”|对话李稻葵:稳增长的关键在于增加福利
财经
我看“十五五”|姚洋:提振消费加力,激发房地产和地方政府需求
财经
对话姚洋:科技发展进入“无人区”,更需要“原始创新”| 访谈
观点
我看“十五五”|张晓晶:支持科技创新,资本市场是“主战场”
财经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